不连续面

更新时间:2024-05-07 23:55

不连续面,地质学术语,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一般随深度增加,但又不是匀速增加,在某些深度处发生突然变化。地震波在此突然加速或减速(纵波减速时,横波甚至会消失)。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作不连续面。

一级不连续面

不连续面的存在,标志着地内物质在此层上下面有明显区别,因此成为地内圈层构造的界面。

在所有不连续面中有两个变化最显著的称为一级不连续面:

1、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深度平均17km,陆地33km,海洋平均厚度6千米。地震波加速,表明其下物质密度、硬度增加。

2、古登堡不连续面,深度约2900km。地震波减速,横波消失,表明其下物质很可能是液态。

二者构成了地壳与地幔、地幔与地核的界面。

此外还有5个次级不连续面,可以把地壳、地幔与地核进一步划分出次一级的圈层构造。

次级不连续面

地幔之下是地核,分为E、F、G三层。E层叫外地核,F层叫过渡层,G层叫内地核。也有人不承认过渡层的存在,把E、F两层合称外地核。外地核为液态,内地核为固态(一说是超固态,即电子简并态)。F层与G层之间有一个不连续面,叫做莱曼面,深度有两种说法-5150公里或5200公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