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塘鳢

更新时间:2024-06-06 10:42

乌塘鳢别称中华乌塘鳢,是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塘鳢科乌塘鳢属鱼类。体延长形,前部略呈圆柱状,后部侧扁;头颇宽,口宽大,口裂斜,两颌约等长或下颌稍突出;舌前端略圆;牙细小锐尖,两颌各有多行,排列呈宽带状,无犬牙;犁骨有小牙一丛;前鳃盖骨边缘无棘;鳃盖膜连于峡部;体及头均被小形圆鳞;无侧线,体褐色,或有暗褐色斑纹;尾鳍基底上端有一具白色边缘的大形黑色眼状斑。

形态特征

背鳍Ⅵ,Ⅰ-10~11;臀鳍Ⅰ-9~10;胸鳍17~18;腹鳍Ⅰ-5;尾鳍18~20。纵列鳞120~140;横列鳞35~50;背鳍前鳞60~70。鳃耙3~4+10~11。椎骨27枚。

一般体长为100~150毫米,大者体长可达200毫米,重达104克,为塘鳢中较大型的种类。体长为体高4.3~6.4倍,为头长3.4~3.9倍。头长为吻长3.6~4.6倍,为眼径6.4~8.1倍,为眼间隔2.8~4.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5~1.8倍。

体延长,粗壮,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背缘、腹缘浅弧形隆起;尾柄较长。头中大,前部钝尖,略平扁,后部高而侧扁,头宽大于头高,短于头长;具7个感觉管孔。颊部微凸,有2条水平状(纵向)感觉乳突线。吻短钝,宽圆,平扁,吻长为眼径的1.2~1.3倍。眼小,上侧位,稍突出,在头的前半部。眼下具4~5条放射状感觉乳突线。眼间隔宽平或稍圆凸,无细锯齿,为眼径的1.6~1.9倍。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圆形,具一短管悬垂于上唇上方;后鼻孔小,圆形,有粗短鼻管,紧靠眼前缘上方。口大,前上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或下颌稍突出。上颌骨颇长,后端向后伸达眼后缘下方。上、下颌齿细尖,多行,内列齿较粗壮,排列呈宽齿带,犁骨有小型锥状齿,排列呈半卵圆形齿丛。唇厚。舌大,游离,前端圆形。鳃孔宽大,向前向下伸达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鳃盖上方具5个感觉管孔,前鳃盖骨后缘具5个感觉管孔。峡部宽大,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根。具假鳃。鳃耙尖短,侧扁,内侧缘有细刺突。

头部及体均被小圆鳞。无侧线。背鳍2个,分离,相距较远;第一背鳍的起点在胸鳍基部后上方,具6鳍棘,较低,第一鳍棘短弱,第三、第四鳍棘最长,后部鳍棘较短,平放时不伸达第二背鳍的起点;第二背鳍高于第一背鳍,基部较长,前部鳍条较短,其余鳍条向后逐渐增长,后部鳍条最长,约为头长的1/2,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和第二背鳍相对,同形,起点在第二背鳍的第四至第五鳍条下方,前部鳍条较短,后部鳍条最长,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胸鳍宽圆,扇形,中侧位,几乎等于眼后头长,后端超越腹鳍,但不伸达臀鳍起点。腹鳍短,起点在胸鳍基部下方,内侧鳍条长于外侧鳍条,左、右腹鳍相互靠近,不愈合成吸盘,末端远不达肛门。尾鳍长圆形。

液浸标本的头、体为褐色或具暗褐色斑纹,背侧深色,腹部浅色,第一背鳍褐色,中央有一条浅色纵带;第二背鳍有6~7条暗褐色纵带。尾鳍有多条暗色横纹,基部上方有一个带有白边的大型黑色眼状斑。

栖息环境

乌塘鳢为近岸暖水性小型底层鱼类,栖息于浅海、内湾和河口咸、淡水水域的中低潮区及红树林区的潮沟里,退潮时会躲藏在泥滩的孔隙或石缝中。对盐度变化的耐受力很强。广盐性,最适盐度5‰~15‰,21‰以上生长缓慢。最适水温为23~26℃,当水温低于15℃时,致死水温为10℃以下。水体pH值7~8.2为宜,要求溶氧量在4毫克/升以上。

生活习性

乌塘鳢属夜行性鱼类。也进入淡水,喜欢在石缝中营穴居生活和繁殖。性凶猛,摄食小鱼、虾蟹类、水生昆虫和贝类。冬季潜伏在泥沙底中越冬。

分布范围

存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领地)、柬埔寨、中国(山东、海南、广东、福建、香港、台湾)、斐济、印度(安达曼群岛、安得拉邦、尼科巴群岛、泰米尔纳德邦)、印度尼西亚、琉球群岛、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半岛、沙巴、砂拉越)、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缅甸、菲律宾、萨摩亚、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泰国、瓦努阿图、越南。

存在不确定:巴布亚新几内亚。

繁殖方式

性成熟早,1龄个体可达初次性成熟,雌鱼性成熟最小个体全长为85毫米,体重25克。怀卵量较少,1~3龄鱼怀卵量为1~3万粒。生殖期为每年4~9月。中国南方较早,北方稍迟。洞穴产卵,产卵场一般水质清澈,有流水。产卵时间一般在夜间。成熟卵浅黄色,圆球形。为沉黏性卵,卵膜厚,不透明,卵径为0.8~1.05毫米,无油球。受精卵吸水膨胀,呈椭圆形(直径为3.1~3.3毫米),卵膜一端有一丛20~40条黏着丝,借助于卵黏于附着物上。受精卵在2.95~42.93‰盐度的海水中均能孵化,但孵化率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故以10~20‰的盐度为宜。受精卵在水温为26~28℃时经过4天孵出,23~25℃时7天孵出,初孵仔鱼全长约4.15毫米,有趋光性,仔鱼摄食轮虫。水温27.5~28℃时,13日龄出现稚鱼,20天的稚鱼可摄食挠足类,29~32日龄出现幼鱼,35~40日龄全部变态为幼鱼(全长22~25毫米),45天的幼鱼可食碎贝肉。生长快,幼鱼经70天饲养后全长达46毫米。一年中以6~10月其生长最快,12月至翌年3月的越冬期内停止生长。

养殖技术

中华乌塘鳢是一种广盐性鱼类,最适盐度为5‰~15‰,如果盐度过高(25‰以上),鱼生长速度慢且较易发病,所以鱼塘最好选择在河口或港湾以及淡水水源充足的沿海地带。鱼塘一般排干水后消毒,便于操作,面积一般以0.5~1.5亩为宜,用石砌塘基,塘底铺沙,且要平坦,排注水方便,水深1.5米左右。鱼塘内可用瓦筒、瓦片、大口径竹筒或灰色塑料管等作为栖息隐蔽物,俗称鱼屋。在鱼屋侧边和顶部都开有孔或缝,便于鱼活动。

放苗前,池塘要排干水。清淤后,曝晒至池底干裂,曝晒后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或用漂白粉5~10千克消毒。3~5天后,在池底铺设瓦片、灰色塑料管等隐蔽物,然后用40目网过滤进水,水深60~80厘米,并施碳酸铵0.5~1千克/亩及过磷酸钙0.05~0.1千克/亩肥水。

肥水3~5天后便可放鱼苗,放苗前一定要放鱼苗试水12小时以上,没问题才能放苗。入塘前的鱼苗可用5毫克/千克高锰酸钾溶液药浴5分钟左右,投放时要小心地从塘边不离水面放鱼入塘,对于死伤残的鱼及时捞起。鱼苗规格为40~60尾/千克,每亩可放养150~250千克。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乌塘鳢肉质鲜美,细嫩可口,营养价值高,有滋补功效,属于上品鱼类,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名贵食用鱼之一。在中国福建、广东、海南岛沿岸较常见。乌塘鳢生活力强,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快,也是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在中国长江口及上海地区接近分布的北限,数量较少。天然产量虽不高,但颇常见,可作为养殖品种,有开发价值。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渔民利用自然苗种进行养殖,效益明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