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不绝

更新时间:2024-02-28 19:20

产后恶露不绝,中医病名。 西医学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晚期产后出血与本病可互参。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前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需6~8周时间。而血性恶露一般持续约3~4天,若血性恶露持续延长至7~10天,为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最突出的症状。“十四五”教材根据临床实际将恶露不绝的时限定为“血性恶露持续2周以上”。

名词解释

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漓不尽者,称“产后恶露不绝”。又称“恶露不尽”、“恶露不止”。

历史沿革

1. 本病证《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中称之为“恶露不尽”。

2. 隋代《诸病源候论》“产后血露不尽候”,认为“新产而取风凉,皆令风冷搏于血,致使血不宣消,蓄积在内,则有时血露淋沥下不尽”的病机。又列“产后崩中恶露不尽候”云“产伤于经血,其后虚损未平复,或劳役损动而血暴崩下……若小腹急满,为内有瘀血,不可断之,断之终不断”,归纳本病可由“风冷搏于血”、“虚损”、“内有瘀血”所致,明确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尤对血瘀提出“不可断之,断之终不断”的观点,颇有临床指导价值。

3.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载有治疗恶露不尽的方剂25首。

4. 宋代《妇人大全良方》更有病机及治法方药的详细记载如“夫产后恶露不绝者,由产后伤于经血,虚损不足。或分解之时,恶血不尽,在于腹中,而脏腑夹于宿冷,致气血不调,故令恶露淋沥不绝也”。提出用牡蛎散、独圣汤等方药以治之。

5. 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指出产后恶露不止有因血热、伤冲任之络、肝脾气虚、气血俱虚、肝火、风热所致,并出具方药。

6. 清代《胎产心法》又指出“产后恶露不止……由于产时损其气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或“火动病热”。

7. 综上结合临床可归纳为气虚、血瘀、血热三个方面。对于治疗又指出“不可轻而用固涩之剂,造成败血聚内,后患无穷”。现代医家继承恶露不绝的传统理法方药,并加以发挥,如探讨恶露不绝与缺乳的关系,尤其是应用恶露不绝的理论与方药,治疗中期妊娠引产、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后导致的子宫出血均取得了新的经验。

病因

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冲任为病,气血运行失常。因恶露为血所化,而血源于脏腑,注于冲任,若脏腑受病,冲任为病,则可导致恶露不绝。常见的病机有气虚、血瘀和血热。

病机

1. 气虚

素体气虚,正气不足,复因分娩失血耗气,或产后操劳过早,劳倦伤脾,气虚下陷,冲任不固,不能摄血,以致恶露不绝。

2. 血瘀

产后胞脉空虚,

寒邪乘虚入胞,血为寒凝;或因七情所伤,血为气滞或因产留瘀,胞衣胎膜残留为瘀,瘀阻冲任,新血难安,不得归经,以致恶露不净。

3. 血热

素体阴虚,复因产时伤血,阴液更亏,阴虚内热,或产后过食辛热温燥之品,或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热犹冲任,迫血下行,导致恶露不净。

诊断要点

诊断依据

1.病史

了解有无产程过长、组织残留、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等病史。

2.临床表现

产后血性恶露日久不尽,量或多或少,色淡红、暗红或紫红,或有恶臭气,可伴神疲懒言、气短乏力、小腹空坠;或伴小腹疼痛拒按。出血多时可合并贫血,严重者可致昏厥。

相关检查

(1)妇科检查:子宫大而软,或有压痛,宫口松弛,有时可见残留胎盘组织堵塞于宫口。当恶露量多、色鲜红时,应仔细检查软产道,及时发现软产道损伤。

(2)辅助检查:血、尿常规,了解感染与贫血情况;B型超声检查,宫腔内有无残留物,子宫复旧情况,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必要时宫腔分泌物培养或涂片检查。

鉴别诊断

1.子宫黏膜下肌瘤 产后阴道出血淋漓不尽,B超提示有黏膜下肌瘤,宫内无胎盘胎膜残留,尿HCG阴性。

2.绒毛膜癌 本病25%发生于正常妊娠足月产2-3个月后,除产后阴道出血淋漓不尽外,有时可见转移症状,如咯血、阴道紫蓝色结节,可拍胸片,查尿HCG、B超、诊刮等助诊,如血HCG异常,B超提示宫内无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增大而软或有子宫壁肿瘤或卵巢黄素化肿瘤。诊断性刮宫,组织物病理检查坏死组织夹有增生活跃且异型性滋养细胞,可确诊。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本病首在根据恶露的量、色、质、臭气等辨其寒、热、虚、实。如量多、色淡红、质稀、无臭气者多为气虚;色紫暗、有血块、小腹痛者为血瘀;色红或深红、质稠或臭秽者多为血热。治疗应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化之,并随证选加相应止血药标本同治。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应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化之,并随证选加相应止血药标本同治。 

辩证论治

1.气虚证

主要证候:恶露过期不尽,量多,色淡,质稀,无臭气;面色恍白,神疲懒言,四肢无力,小腹空坠;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

方药:人参、黄芪、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

2.血瘀证

主要证候:恶露过期不尽,量时少或时多,色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边有瘀点,脉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代表方: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

方药:当归、川芎、桃仁、黑姜、炙甘草。

3.血热证

主要证候: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紫红,质粘稠,有臭秽气;面色潮红,口燥咽干;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代表方:保阴煎加益母草、七叶一枝花、贯众。

方药: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白芍、山药、续断、甘草。

转归预后

本病若能及时治疗,大多可愈。反之,出血日久可导致贫血,如有胎盘胎膜残留,可继发感染,严重者可因出血过多而昏厥,应积极抢救。对于产后出血淋漓不止,达2~3个月者,应高度警惕绒毛膜上皮癌,宜作相关检查。

预防调护

1. 加强早期妊娠检查及孕期营养调护,提倡住院分娩。

2. 胎盘娩出后,必须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副叶胎盘。如发现有官腔残留,多应立即清宫。

3. 产后注意适当休息,注意产褥卫生,避免感受风寒。增加营养,不宜过食辛燥之品。提倡做产后保健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