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牧羊女

更新时间:2024-06-08 18:01

《哈萨克牧羊女》是董希文于1948年创作的布面油画,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画作内容

画面的女主人公——哈萨克牧羊女——右手怀抱着一只棕色的初生羔羊,左手提着陶制的赭石色奶罐。她的身体略微右倾,而头向左摆,整个人呈现出弧线形。在她的脸上,露出了少数民族特有的真诚的笑容。风吹过,掀起了她洁白的头巾和鲜艳的裙摆,她仿佛笑得更甜了。她的身旁遍布着羊群,身后还有牧羊女在挤羊奶和骆驼奶。远处毡房罗列,骑马的牧民在小山坡上追逐嬉戏。雪山则傲立于画面更远的深处,天上还飘浮着五彩的云朵。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1948年,时年34岁的董希文抵达北平已经将近两年了,而此时的北平,却是战云密布。尽管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求通过和平方式来解放北平,但没有人知道大战是否将会来临。董希文思索着如何以实际行动来迎接这一历史变革的到来,《哈萨克牧羊女》是董希文最早的探索成果之一。

个人背景

1943年,作者进行了为期近三年的敦煌之行。当时的国民政府刚刚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一批艺术家奔赴敦煌写生创作,董希文在看过《敦煌艺术及西北风俗写生展》之后,便萌生了强烈的西行念头,于是他与常书鸿联系说明目的,至此29岁的董希文带着刚刚新婚的妻子投向了茫茫黄沙之中。在敦煌,他临摹壁画,将古老壁画中的传统绘画技法应用于自己的油画创作之中,将西洋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融合,创造出独属自己的“油画中国风”。如此,董希文在敦煌渡过了两年半的时光,在此期间创作了无数艺术作品,并于1946 年在兰州举办了“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此后的几年,董希文的绘画风格逐渐成熟,“油画中国风” 已经在他的作品中初现端倪。1948年创作的《哈萨克牧羊女》便是从敦煌回来后的两年内创作完成的。

艺术鉴赏

构图

前景牧羊女的体态、造型和服饰,尤其是那飘舞着的头巾,羊群、毡包、山峦的描绘,都体现了作者追求稚拙的图案美。画家巧妙地用特有的几何形组成物象的轮廓结构,在画面上相互关照和呼应,极富有装饰趣味。色彩清淡、雅致。淡红、淡蓝、淡黄是基调,恰到好处地配以墨绿,显得沉着、和谐而优美。乍一看来,画面上线条飘舞,似乎杂乱,但细细欣赏,便发现作者对线的运用颇有造诣,是在掌握了用线规律的基础上的自由发挥。正是这错落有致的线,使这幅油画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气派。

层次

整体来看,画面的颜色并不鲜艳,以黄褐色为主色调,营造了一种塞外的氛围。整幅画层次分明,虚实有序,一层一层由近至远的刻画,让观者仿佛已经亲临哈萨克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一般。

技巧

该画作以黄褐色为画面主色调,十分容易让人联想起风尘仆仆的塞外。在造型上,董希文用群青色勾勒画中对象的轮廓,线条厚重而洒脱。以线条造型,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所在。《哈萨克牧羊女》整个的面貌与人们所能看到的油画并不相似。与后来者相比,《哈萨克牧羊女》既没有强烈的立体感,也没有鲜艳的对比色,甚至于连鲜明的笔触也看不到。整个画面呈现出很强的平面性。这种画风显然是董希文借鉴了敦煌壁画风格而创造出来的。其中最为突出的例证,便是《哈萨克牧羊女》中远景的描绘。雪山簇拥,对向而立,画家用大胆的白色块加上环境色来强调雪山的特征,对于具体的山体构造,则根本不事雕琢。这种处理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山川形象如出一辙。天空也并不是简单的蓝色平涂,而是自上而下呈现出一种渐变的效果,甚至还有淡淡的红色笔触掩映其间。天空中飘散的朵朵白云,也被他处理成斑斓的彩色,

作品评价

现代中国美术理论家邵大箴:“这幅画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也有浓郁的绘画味。”

重要展览

2014年12月19日至2015年1月8日,《哈萨克牧羊女》于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油画中国风——董希文百年诞辰纪念展”活动中被展出。

作者简介

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当代油画家。1933年,他从杭州之江大学土木工程系转入苏州美专,又入杭州美专,先后师从颜文梁和林风眠。1943年到敦煌艺术研究所并在那里度过了三个春秋,临摹敦煌壁画并运用于油画创作之中,使画风发生了转换。1946年举办了“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1950年后,董希文一直任中央美院教授,1962年设董希文工作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