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西支

更新时间:2024-09-09 09:33

大凌河西支系大凌河水系Ⅰ级支流。东与喀左县接壤,西起河北省平泉市,北与凌源市相连,南为青龙河流域,是辽、冀、蒙三省区交汇地。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市台头山镇凌河源村

简介

大凌河,《凌源县志》唐朝称“白狼河”,辽代称“灵河”,金、元称“凌河”,明朝称大凌河。大凌河西支辽、金、元又称“榆河”,蒙古语称“图尔根河”。为内陆季节河流,是凌源市主要河流,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市台头山镇凌河源村,大凌河西支流经凌源市由喀左县大城子东南汇入大凌河,流经朝阳、北票、义县,由凌海市注入渤海。地理位置东经118°56—119°4′,北纬41°03′--41°07′。

流域概述

大凌河西支系大凌河水系Ⅰ级支流。东与喀左县接壤,西起河北省平泉市,北与凌源市相连,南为青龙河流域,是辽、冀、蒙三省区交汇地。干流自西向东流经辽宁省凌源市宋杖子、在康官入境,途径二十里堡有房申河(蒙古语称“驿马吐河”)注入,东流至十八里堡有大王杖子河(古称“南塔河”)流入,上述河段《承德府志》称“石塔河”. 东流至大河南与热水河(“古称神水”,蒙古语称“阿喇善河”)两河归,转南流经西五官于三家有黄金代河汇入,转东北流经哈巴气,于菜杖子转东南流经乌兰白,在南七间房出境入喀左县。

大凌河西支地处阴山至燕山东西构造带与大兴安岭努鲁尔虎山山系北东向构造的两大体系复合带上,是蒙古高原、冀北山地、辽西山地三大地貌单元交界地带的低山丘陵区,河源棺材山高程1204米,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300米之间,西南北呈凹形集水东流,东西南多为石质山,岩石裸露,北部低山坡缓,土层厚。

境内流域面积994.38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30.33%,山地丘陵占72.6%,平地占16.5%。上游山高坡陡河短,强降雨水流湍急,对干流防洪构成威胁。境内干流河长51.50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主要支流有6条,右岸有大王杖子河、黄金代河。左岸有房申河、小城子河、热水河、沙海河。其中跨省区境的有房申河、小城子河,跨县境的有沙海河。

地理环境

大凌河西支在热量带及干湿分区中,处东亚季风区与西北干旱非季风区迂回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冷、暖、干、湿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水热同季,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地域性差异明显。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4.6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6-8月相对多,约占全年降水量61%,历年暴雨多发生在7-8月。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97毫米,蒸发量高于降水4.5倍,蒸发量年内不均,1月份最小39毫米,5月份最大380.6毫米。年内平均气温8.3摄氏度,年极端最高值发生于2000年8月17日为43.3摄氏度,年极端最低值发生于1985年1月13日为-29.5摄氏度;多年平均湿度为51%,7-8月最高为72%,3-4月最低为37%。年平均风速偏南3.2米/秒、偏北3.6米/秒,年最大风速在5月3.9米/秒,发生于1982年。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22.7小时,5月最长280小时,12月最短198.4小时。最大冻土深度1670毫米。最大积雪深度280毫米。

大凌河西支流域形成大暴雨主要受负热带高压北跳及华北气旋和高空槽配合的影响,局地暴雨受东北冷窝影响,多来自西北方向。1962年7月26日的特大暴雨哈巴气水文站实测洪流量4480立方米/秒,洪峰持续3日。流域多年平均迳流量9375万立方米,最大年迳量51850万立方米,发生于1962年。最小年迳量2931万立方米,发生于1982年。干流十五里堡上游于1984年首次断流。干流中下游漂浮物超标,水质为V级。20世纪末流域泥沙多年平均含沙量13.4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213.31万吨。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1962.19万立方米。

大凌河西支主干为弯曲河流,境内弯道5处,曲率半径1200-9200米。河床比降自上而下逐渐变缓,源头至康宫12‰,康宫至两河归3.0‰,两河归至南七间房2.44‰。因6条主要支流于干流山脉紧邻,降雨范围、时差无大异,故洪峰多为相遇。流域内现有水文观测站1个,雨量站2个,汛期站3个。

大凌河西支流经凌源市区,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凌源监狱管理分局居住于此,锦承铁路京哈高速铁路101国道306国道长深高速公路贯穿,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10大产业集群。2004年流域内有9个乡镇、5个办事处、112个村,总人口30.33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1.57万人,农村人口18.76万人,年产值18.65亿元。

历史事件

根据《朝阳水利大事记》记载和洪水调查,大凌河西支是水旱灾害多发区。干旱频繁,自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2004年170年中发生干旱年51次,其中大旱24次。1885年经年无雨,地未耕耘;1984年春旱加伏旱带秋吊,主干断流,地下水下降2-4米,库井大部分干涸。水灾时发,1835年-2004年170年中发生水灾46次,其中大水灾21次,1883年8月特大暴雨城南崔家屯被冲毁,死亡46人;1962年7月降水476.6毫米,受灾114450亩(7630公顷),毁堤决,房屋倒塌19612间,死伤38人;1984年8月10日降雨180毫米,干流洪水堤平,路毁堤决85.5千米,城区炸堤排洪,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9亿元。

防洪工作

大凌河西支流域1992年12月编制了《凌源市大凌河流域东西支流河道工程规划设计书》,并于2004年编制了《大凌河凌源城区段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防洪标准提高为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4327立方米/秒。主河1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708立方米/秒。二十世纪50年代以护村护田为主,打桩、编柳、修木石笼;60年代建铁丝石笼丁坝,修沙堤护岸;80年代境内开展大规模群众性投劳治河,防洪工作初具规模;20世纪末开始规范治理,截止2004年流域两岸建堤防239.56千米,其中左岸堤长119.28千米,右岸堤长120.28千米,确保了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热水河支流上,1969年始建的朝阳的朝阳沟水库,库容18万立方米吧,控制面积1.25平方千米,灌溉面积200亩。1953年始建凌源第一条西五官自流灌渠,总长9.25千米,控制灌溉面积3500亩(233公顷),并于1957年利用灌渠建成第一座水力发电站,装机40千瓦,创造了河水开发利用新纪元。2003年起城区河段开始50年一遇高标准治理,完成沙堤6000米,混凝土护坡900米。到2004年干、支流建排洪闸22座,城市水源井6眼,拦河坝8座,灌溉面积3067公顷。已成为凌源城市生产、生活及农业发展赖以生存的“命源”。

水利建设

80年代境内开展大规模群众性投劳治河,防洪工作初具规模;20世纪末开始规范治理,截止2004年流域两岸建堤防239.56千米,其中左岸堤长119.28千米,右岸堤长120.28千米。

生态治理

经过一年的治理,凌源市境内大凌河西支流域水质改善与生态治理项目现已完工。以前凌源市民眼中坑洼不平、河水污浊的大凌河西支河套,变成了一步一景、河畅水清、水鸟栖息的优美景区,成为当地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大凌河西支凌源境内河长42.69公里,流域面积996平方公里。2021年10月,总投资2430万元的凌源市大凌河西支水质改善与生态治理工程开工建设,主体工程现已全部完工。该项目以“保证河流水质稳定,提高污水资源利用,建设带状湿地景观,实现流域生态健康”为目标,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实现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坚持水质改善和生态治理同步推进。项目通过先进水利治理措施,改善水生生物种群结构,促进生物多样化,稳定水生态系统,从根本上使水质标准得到提高。通过科学配置各项措施,形成了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防治措施体系。项目以尊重生态元素为前提,将河流、植被、人工景观、当地文化特点有机融合在一起,增强了生态湿地的自我保护能力。凌源市大凌河西支水质改善与生态治理项目是修复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民心工程、生态工程,是大凌河西支流域的重要生态保障措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