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城

更新时间:2024-06-07 06:19

大梁城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北一带,初建于战国时期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原为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现已淹没于黄沙之下。

简介

大梁城,为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国将国都从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安邑一带)迁至仪邑(今开封市城内外西北一带,春秋时期称仪邑,处在卫国南部边境),改称大梁。这是今开封城创立之始,也是开封城定位于此地的开端。

迁都原因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三家分晋时魏得到了今晋西南经济基础较好的河东地区。魏文侯时期任用李悝变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形成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军事实力大增。因此,魏国在战国初年就首先成为最强盛的国家。魏武侯时,魏国开始向南发展,并于公元前391年大败楚军于仪邑榆关,魏国从此占有了大梁地区。此后通过对楚国的战争,陆续占有了黄河以南的广阔土地,为后来迁都大梁打下了基础。

由于魏国的领土主要在今山西西南部的河东以及今河南北部、中部的河内一带,东西两部分呈哑铃形。安邑在魏国西部,距东方太远,经上党(今山西东南部)通到东方,崎岖多山,交通不便。因此,安邑不仅不便于控制东方诸侯,也不利于统治东部地区。如果再有像魏惠王元年公中缓作乱事件,韩、赵很容易攻占上党,截断魏国东西两部的联系,使安邑陷于韩、赵、秦四面包围之中。

另在公元前340年,公孙鞅曾趁魏国10万大军在马陵中了孙膑的埋伏之际,亲自率兵攻打魏国,一直打到魏国都城安邑,迫使魏国与秦国讲和。在这样的形势下,魏惠王为了避强秦之锋芒,维持和巩固魏国的霸主地位,更为了便于统治东部地区,加强对东方诸侯的控制。因此,公元前364年夏四月初三日甲寅,魏惠王把都城从今山西南部的安邑,迁到今河南东部的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国也从此开始被称为梁国。

文献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四十九 开封府:“祥符县,附郭。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一百五里,东至陈留县界三十五里,西至中牟县界三十五里,南至尉氏县界六十五里,北至卫辉府邱县界四十里,东南至通许县界三十五里,西南至尉氏县界三十五里,东北至兰阳县界四十里,西北至懐庆府阳武县界六十里。

本战国时魏大梁。汉置浚仪县,属陈留郡后汉因之。晋初属陈留国,后废。后魏孝昌二年复置并移陈留郡治此。东魏为梁州治后周郑州治。隋属荥阳郡。唐仍为汴州治,延和元年又分置开封县浚仪并为州治。五代及宋俱为开封府治,大中祥符三年改浚仪曰祥符,金因之。元为汴梁路治。明初省开封治入祥符,仍为开封府治,本朝因之。”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五十 开封府:“浚仪故城,在祥符县西北。《史记》魏惠王三十一年徙治大梁。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汉书地理志》陈留郡浚仪县故大梁。《水经注》大梁城本春秋之阳武髙阳乡也,于战国为大梁,周梁伯之居也,后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故曰梁。秦灭以为县。汉文帝封孝王于梁,孝王东都睢阳,自是置县以大梁城广居其东城夷门之东夷门即侯嬴抱闗处也。《旧唐书地理志》汴州浚仪古县,隋置在今县北三十里为李密所陷,县人王要汉率豪族置县于汴州之内,武徳四年移县于州北罗城内,贞观元年移于州西一里。按《左传》所载梁伯大其城号曰新里,在今陜西同州有新里城。《水经注》即以为大梁城误。”

大梁重镇

交通优势

大梁城尽管无天险可守,但地处华北大中原三角洲尖端附近,自古为中原中心地带。它东接齐鲁,南控江淮,西临嵩岳,北据燕赵,地理形势非常重要。同时,由于地面平坦,没有名山大川的限制,“诸侯四通辐辏”,对大梁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业资源

大梁四周地势坦荡,土层深厚,本就有利于农业生产。另外,当时的中原地区正处于一个气候相对温湿的时期,由于受到黄河冲积、淤积的影响,开封周围河泽密布。“附近不仅有济水、颖水、丹水、睢水等天然水道,还分布有圃田泽、蓬泽、牧泽等天然湖泽,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水网区”,发展了农业灌溉,大梁一带成了当时中原农业最发达的富庶地区。

水利事业

魏国迁都大梁后,魏惠王曾多次兴修大型水利工程,苦心经营大梁城外围的水网。大梁水道纵横,航运发达。魏国的船只可以驶入韩、楚、卫、齐、鲁、宋等国,促进了魏国与流域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凭借巨大的交通优势,大梁在短短十几年间,便一跃而成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富甲中原的商业大都市。

城毁魏亡

秦王嬴政即位后,秦国对魏国的军事压力不断加大。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兵引鸿沟之水淹灌大梁城,开封首次遭毁灭性水灾,魏王假被迫投降,大梁城毁,魏国灭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