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纮

更新时间:2024-08-27 18:12

张纮(生卒年不详),字子纲。徐州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中国东汉辞赋家、官员。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张纮年轻时游学京都,又入太学,随博士韩宗学习《易经》和欧阳《尚书》,又到外黄跟濮阳闿学习《韩诗》、《礼记》和《左氏春秋》,后回到本郡,被荐举为茂才,当时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辟张纮为掾属,张纮都称病拒绝应召,避乱江东。

擘画江东

孙策在江都时,张纮正为母守丧。孙策多次拜谒张纮,向他请教世务,说道:“方今汉祚中道衰微,天下扰攘,英雄俊杰各拥聚部众、谋求私利,没有人能够扶危济乱。先君(孙坚)与袁氏共同击破董卓,功业未遂,便为黄祖所害。我孙策虽然暗弱年幼,却也暗怀微志,想从袁扬州(袁术)那里求回先君的旧部,然后去丹阳找舅父(吴景),再收合流散的百姓,东据吴会,报仇雪耻,作为朝廷外藩。您以为如何?”张纮说:“我素来拙劣无才,又大丧在身,实在不能支持您的大略。”孙策说:“您的高名远播,远近怀归。今日事计,取决于您,您何不劳神一言启发,以副高山之望?倘若孙策微志得展,血仇得报,那都是您的功劳,也是我心之所望!”说罢涕泣横流,而神情不变。张纮见孙策忠直之志发于内心,辞语慷慨,十分感动,于是回答孙策:“当年周朝衰落,齐桓公晋文公相继兴起,平定内乱,安定了周王室。现在您继承先侯之志,又有骁武之名,如果投奔丹阳,再收兵于吴会,则可以占有荆、扬二州,也能报得家仇。然后占据长江之险,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不亚于齐桓、晋文,岂止做个外藩呢?如今世乱多难,如果您功成事立,我定与同好一同南下帮助您。”孙策说:“我与您同符合契,同有永固之分,今日我便出发,将老母、弱弟托付给您,我不再有后顾之忧了。”

跟随孙策

孙策创建基业时,张纮前往投靠。孙策表为正议校尉,跟随孙策征伐丹杨。孙策亲临战斗前线,张纮劝谏说:“主将是筹谋划策的角色,三军命运全依托于他,不可轻率行动,亲身与区区小寇对阵相斗。希望您能珍重上天授予您的才干,符合四海之望,不要让全国上下为您的安危而担心受吓。”当时张纮与张昭并为参谋,孙策常令一人居守,一人跟随征伐。后来吕布偷袭攻取徐州,趁机担任徐州牧,不想让张纮跟着孙策做事,就追举张纮为茂才,传送文书征召张纮。张纮内心讨厌吕布,认为屈身做吕布的属下是很耻辱的事情。孙策也十分看重珍惜张纮,想要用他来辅佐自己,便写答记表示自己不让张纮去。说:“海中出产明珠,所存在的地方才当作是宝物。楚国有人才,晋国可以任用。英武伟岸的君子,被所结交的人珍爱,为什么一定要从本州搜寻人才呢?”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号,孙策令张纮代笔,写信责备袁术,与之断绝。(详见《为孙会稽责袁术僭号书》,一说此信为张昭所作。)

奉章至许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派张纮奉奏章前往许都。张纮到许都后,与在朝公卿及知旧讲述孙策才略绝异,平定三郡如风行草偃,又忠敬款诚,心向王室。当时曹操为司空,欲以厚恩取悦远方之人,便以优文褒崇孙策,为他改号加封。曹操留张纮在朝中,张纮被辟为掾,举高第,又担任侍御史。后来,曹操想让张纮出任九江太守,张纮心恋孙策旧恩,想着回去复命,便以生病为由坚决拒绝。朝中的少府孔融等人皆与张纮亲近友善。

出为东部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去世,曹操听说后打算趁江东举丧期间进行征伐,张纮进行劝谏,认为乘人丧事而用兵,既有违传统的道义,如果攻而不胜,还会使两方结仇而丢弃往日盟好,不如借此机会厚待江东。曹操听取了意见,随即表孙权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曹操想让张纮辅佐孙权,以此让孙权归附自己,于是外任张纮为会稽东部都尉。

孙权刚刚统事时,正当盛年,吴夫人以外部多难,深怀忧虑劳苦,她多次以优言答谢张纮,嘱咐张纮辅助孙权。张紘立即上书答谢,思唯补察。每当有异事密计及章表书记,或是与四方交结的文书,经常由张紘和张昭负责起草。张紘以破虏将军孙坚击破董卓,有扶持汉室的功劳;讨逆将军孙策平定江东,建立大业,应该写一篇铭记颂扬,昭显二人公义。张纮写完后呈给孙权,孙权阅读悲痛伤感,说:“您真了解我们一门啊。”之后让张纮到会稽东部赴任。有人认为,会稽东部都尉是曹操的任命,张纮志趣可能不止于此,孙权对此并不介意。当初,琅琊人赵昱担任广陵太守,察张纮为孝廉,后来赵昱被笮融杀害,张纮非常伤愤,但力量不足以讨伐笮融。赵昱门户绝灭,张纮在东部时,派主簿到琅琊设祭,并寻找赵昱的亲属继承赵昱一枝。他给琅琊相臧宣写信,臧宣找到与赵昱同宗的一个五岁男孩,让他来继承赵昱香火,孙权得知后表示嘉许。后来,孙权攻打江夏,因为会稽东部的事少,便调命张纮居守,但仍然遥领会稽东部都尉。孔融给张纮写信:“闻大军西征,足下留镇。不有居者,谁守社稷?深固折冲,亦大勋也。无乃李广之气,仓发益怒,乐一当单于,以尽馀愤乎?南北并定,世将无事,孙叔投戈,绛灌俎豆,亦在今日,但用离析,无缘会面,为愁叹耳。道直途清,相见岂复难哉?”孙权认为张纮有镇守之劳,想对张纮论功加赏。张纮深深自谦,不敢接受赏赐,孙权也不夺其志。每次侍宴时,张纮从容不迫,常常微言密指来规劝孙权。

孙权对群臣大多直接称呼其字,唯独称呼张昭为张公,称张纮为东部,可见孙权对二人的器重。

共施经略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任命张纮为长史,随军征讨合肥。孙权久攻合肥不下,张纮献计:“古时围城,都故意打开一面包围,以疑城内人心。如今我军包围甚密,攻之又急,我实在是怕城中守军戮力同心。而死战之寇本就难以立刻拿下,可趁敌方的救兵未到,稍微放缓进攻,以观其变。”当时议者意见不同,恰逢救援合肥的骑兵赶来,数次杀至孙权围下,驰骋挑战。孙权率领轻骑准备亲自前往突击敌人,张纮劝谏说:“兵器即是凶器,战争即是凶险。现如今您依恃旺盛雄壮的气势,轻视强大凶暴的敌人,三军将士,无不寒心,虽说斩敌将夺敌旗,威震敌军,但这只是偏将的责任,而不是主帅所干的事情。希望您抑制住孟贲、夏育那样的勇猛鲁莽,胸怀成为王霸的大计。”孙权接受了他的建议而放弃了行动。

回师后,第二年孙权准备再次出兵,张纮又劝谏说:“自古以来帝王是承受天命的君主,虽有皇灵辅佑在上,文德传扬于下,也要依靠武功来昭其勋绩。然而武功贵在因时而取,然后才建树威势。如今您正遭遇汉家四百年未有之厄运,有扶助危难之功业,理当暂且隐伏偃息军队,广泛开垦农耕,任贤使能,务须崇尚宽和仁惠政策,顺应天命来施行诛讨,这样就可以不劳师动众而天下平定。”于是孙权便停止了军事行动。

劝都秣陵

后来,张纮建议移都秣陵,对孙权说:“秣陵是当年楚武王所立,取名为金陵。其地势险要,山陵一直连绵到石头山。我曾访问故老,他们说秦始皇东巡会稽时经过此县,望气者称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因此秦始皇掘断连山,将其改名秣陵。如今处所俱存,地有王气,是天之所命,应该作为都邑。”孙权认为张纮说得对,但还没做决定。后来刘备东行京口,宿于秣陵,他观察秣陵周遭地形,也劝孙权移都秣陵。孙权听后说道:“智者所见相同。”最终,孙权在建安十六年(211年)徙治秣陵,次年(212年)改秣陵为建业

孙权让张纮回吴郡接来家眷,张纮在半路上病逝,时年六十岁。临终前,他给孙权留下了书笺,交给其子张靖代呈,上面说:“自古以来有国有家之人,都想修治德政来兴隆盛世,至于他们的治理,大多没有理想的结果。并非没有忠臣良将相辅佐,不是不明白治国的根本,而是由于君主不能克服自己的好恶情感,不善于听取意见。人之常情是畏难趋易,喜好相同的意见而讨厌不同的意见,这与治世法则正好相反。《易传》有言‘从善如登山,学坏如崩山’,是说学好不容易。君主继承数代相传的基业,凭借自然的趋势,掌握着驾御群臣的八柄权威,乐于做好做的事、听好听的话,无须向他人索求什么,而忠臣心怀难于进用的治国之术,说出逆耳的忠言,两者不能相互合意,不也是理所当然吗?不合就会产生隔阂,巧言令色之人便乘虚而入,君主就会被假忠迷惑眼睛,贪恋小人的恩爱,于是贤愚混杂,长幼失序,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人情关系扰乱了正常的统治秩序。故此圣明的君主醒悟到这一点,如饥似渴地寻求贤才,不厌其烦地接受忠谏,克制感情、减抑情欲,为了道义而割舍恩爱,在上者无偏颇错误的任命,在下者也就绝了非分之念。您应当加以三思,忍受辱垢、掩藏锋芒,以成就仁义泽被天下的大业。”孙权看了他的遗书涕泣交流。张纮著有诗赋铭诔十多篇。

个人作品

全后汉文》收录张纮所作《瑰材枕赋》、《与孔融书》等作品。

人物评价

孙策:“君高名播越,远近怀归。”

孔融:“前劳手笔,多篆书。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也。”

陈琳:“自仆在河北,与天下隔,此间率少于文章,易为雄伯,故使仆受此过差之谭,非其实也。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陈寿:“张纮文理意正,为世令器,孙策待之亚于张昭,诚有以也。”

孙元晏:“东部张公与众殊,共施经略赞全吴。陈琳漫自称雄佰,神气应须怯大巫。”

萧常:“纮与昭,号二张;纮柔克,昭纯刚。纮先死,德不亡,昭后死,誉益彰。”

郝经:①“孙策以孤童见纮,言议慷慨,纮即许以桓文之事而委质焉,则亦昭烈孔明之举也。虽其忠直髙壮不逮于(张)昭,而文理意正,缱绻缜密,赞襄孙氏,使中州人士见推,亦昭之亚也。其建计请权都秣陵,屹为江左京邑而传继六代,有奉春君之识焉。”②“纮亦时英,润色吴业。建都定鼎,南纪有截。”

《三国志集解》王懋竑: “《吴书》曰‘权初统事,太夫人属以辅助之义,常令紘与张昭草创撰作’,盖犹如策指,时未之部也。后权遣紘之部,当在建安七年太夫人卒后。至十二年征黄祖,使令紘居守,遥领所部。十三年秋九月后,操东下,紘不与议,则破黄祖后紘又远之部矣。十二月,权以紘为长史,从征合肥,是时张昭别将兵攻当涂,是已罢长史也。《吴书》又曰‘每从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规讽’,则权之外尊礼而内疎之,亦与昭同。紘以十七年卒,留牋与权,大抵为昭言,亦自况也。(孙)权之不及(孙)策,此又一征矣。”

李贽:“周瑜鲁肃诸葛瑾、张纮、顾雍,彼比引荐,真君子也。”

轶事典故

小巫见大巫

张纮和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是同乡。一次,张纮见到楠榴枕,很喜欢它的花纹,于是为之作赋。陈琳在北方看到这篇赋后,传阅给他人,说道:“这是我的同乡张子纲所作。”后来张纮看到陈琳所作《武库赋》、《应机论》,给陈琳写信,对两篇文章深深赞叹。陈琳回信说:“自我到河北以来,与天下相隔,此地会写文章的人很少,易于崭露头角,因此让我得到了这种过度的称赞,这并不是事实。如今景兴(王朗)在这边,足下与子布(张昭)在那边,所谓‘小巫见大巫’,我的神气已不复存在了。”

欣然独笑

张纮既好文学,又善楷篆,曾亲笔写信给孔融,孔融回信道:“前劳手笔,多篆书。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也。”

亲属成员

儿子

张玄,官至南郡太守、尚书,清介有高行,但才不及张纮。

张靖,张纮临死前留下书笺,授意张靖拿去劝谏孙权。

孙子

张尚,张玄之子,有俊才,孙皓时为侍郎,以言语辩捷闻名,擢为侍中中书令,但后因得罪孙皓被诛。

史料记载

《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八·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中,张纮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当。为广陵人,与彭城人张昭隐居在江东,被称为“二张”,周瑜称二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孙策征讨江东,亲顾二人家中,请出为自己划谋。江东平定后,张纮奉命去许都上表。恰逢孙策死去,张纮说以利害,劝曹操不要加兵江南。曹操任命张纮为会稽都尉,张纮因此回到孙权身边。后来,曹操率四十万军欲报赤壁之仇时,张纮病故,有哀书谏孙权迁都秣陵。孙权听从了他的建议,把都城迁到秣陵。

影视形象

1996年电视剧《三国英雄传之关公》:王侠饰演张纮。

2004年电视剧《武圣关公》:王振友饰演张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