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华

更新时间:2024-04-24 20:21

易安华(1900年—1937年12月12日),字福如,号济沈,1900年生 ,另一说为1899 年。江西省宜春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抗日英烈。历任排、连、营长等职。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在第87师任营长,后升任该师522团团长。

人物生平

易安华就读于江西省立第八中学。1924年,他来到广州,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宪兵科。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参加过北伐战争和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向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中国军队奋起迎击日军的进犯,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开始了。易安华所在的陆军第八十七师是中国陆军的精锐部队之一,奉命开赴上海,参加会战。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易安华亲临前沿阵地指挥,鼓励士兵奋勇杀敌,保卫国土。因他作战有功,由团长提升为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少将旅长。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打得很艰苦、悲壮,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显示了中国人民坚决抗战和抗战必胜的信念。但由于中国统帅部的战略错误和指挥不当,中国军队被迫撤出上海。11月中旬,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接着,日军分兵西进,会攻南京。中国军队进行了南京保卫战。从淞沪撤退后,易安华先是奉命率部转入镇江,担任镇江戒严司令。随后,带领部队扼守南京城廓光华门、通济门一线。易安华巡视阵地,督促所部加紧强固工事,做好弹药储备和通信联络等工作。他还用杀敌立功的道理教育部属,激励官兵浴血奋战,奋勇杀敌,报效祖国。第二五九旅在易安华领导下,上下团结一心,斗志高昂。

12月初,日军主力兵团进抵南京外围。从4日起,在炮火、飞机和装甲车的掩护下,突破外围防线,向光华门进攻。易安华率领部队同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光华门失而复得,数度易手。12日,雨花台失守,日军先后由光华门、中华门突入城内。易安华指挥部队沉着应战,用密集的火力,消灭了一批又一批疯狂进攻的日本侵略军。在争夺阵地中,双方展开了白刃格斗,战斗极其惨烈。部下劝易安华撤到后面去。他慨然说道:“吾与城共存亡,与士卒同生死,决不偷生,以负国家。”他奋不顾身,冲到前沿,鼓励士兵拼死杀敌。激战中,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左侧。他让部下为他包扎伤口后,继续战斗。不一会儿,他右臂又被敌弹击中,但他仍不下火线,士兵见旅长如此勇敢,斗志倍增,宁死不退。这时,又一颗子弹打中了易安华的腰部,壮烈殉国。

87师师部组织增援易安华旅,设法营救他突围,并悬赏:“凡能救出易旅长者,赏法币2000元。”但由于内外隔绝,营救失败。易安华牺牲在秦淮河畔,遗体无法寻找,时年38岁。

人物纪念

易安华阵亡之后,宜春各界人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蒋介石张治中等一批国民政府军政要员曾为他送来了挽联。由于没有找到易将军遗体,便在宜春镇北郊秀江河畔修建了一座衣冠冢,以供后人瞻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易安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