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总师范学堂

更新时间:2024-06-18 14:00

两湖总师范学堂,简称两湖总师、两湖师范,是清末张之洞创办于武昌的新式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办于光绪二十六年(1890年)的两湖书院、创办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江汉书院、创办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原名文昌书院的经心书院合并,改为两湖大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0年),两湖大学堂改称两湖文高等学堂。清末废除科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拨款四万三千两,改两湖文高等学堂为两湖总师范学堂。后因辛亥革命停办。

概况

两湖总师范学堂本科学制五年。学堂设仁、义、礼、智、信五斋。1907年于智、信两斋开办理化专修科学堂,1908年于礼斋开办博物专修学堂。两湖总师规模宏大,原计划招生1200人,实际招收700多人,有“千师范”之称,是两湖地区最大的学堂。两湖总师附设有初等、高等小学堂各一所。

两湖总师范学堂建有南北书库。南书库为一般阅览室,备有一般书籍和报刊杂志,供学生自由阅览。北书库为资料藏书处,供教员教学和研究考查使用。

著名人物

知名师生有革命家唐才常、黄兴、何成浚、章士钊,法学家张知本、教育家张继煦、方志学家王葆心、科学家李四光[来源请求]等。

辛亥革命后变迁

辛亥革命爆发后,两湖总师范学堂停办。鄂军政府交通司曾一度驻校舍。

两湖优级师范停办后,民国2年(1913年),重设武昌高等师范,为学区最高学府。民国12年(192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民国13年(1924年)改为国立武昌大学,民国15年(1926年)1926年合并改组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次年改为国立武汉大学

民国2年(1913年),在两湖师范学堂旧址建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及附属实验小学,民国16年(1927年)并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学成为师范部,后师范独立,至抗战胜利后改为湖北省立武昌师范学校。

民国元年(1912年),在两湖总师校舍设私立英文馆,次年改名外国语学院,再一年命名为湖北外国语专门学校,民国11年(1922年)迁至南湖,民国13年(1924年)易名武昌文科大学,民国16年(1927年)和国立武昌大学等合并成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

民国9年(1920年),在两湖师范即两湖书院旧址开办私立武昌专科艺术学校,后演变为武汉音乐学院,现位于原址。

民国10年(1921年)9月,陈雨苍在两湖旧址创办湖北省立医科专门学校,民国13年(1924年)改为湖北省立医科大学,民国16年(1927年)和国立武昌大学等合并成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

民国15年(1926年)10月27日,国民党中央决定在两湖校址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后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员移往武昌就读。同12月,又决定将黄埔五期炮兵、工兵科移来武昌就读,民国16年(1927年)1月19日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民国19年(1930年),在两湖校址东部房屋建立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

民国35年(1946年),民国32年创办于鄂西的湖北省立医学院迁回武汉以两湖校址内前湖北省立医科大学旧址为校舍,并设附属医院和省立医事职业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组为湖北医学院和附属第一医院,现为武汉大学医学部和附属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位于原址。

抗战胜利后,两湖校址曾设国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后停办。

私立育杰中学等也曾在两湖总师范学堂旧址即两湖书院旧址办学。

参见

江汉书院

经心书院

两湖书院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