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游行为

更新时间:2021-11-27 09:08

洄游(migration)某些鱼类或海兽等水生动物在一生活动中,由于环境影响或生理习性,在一定的时期从原栖息地集群游到另一个水域中去生活,经过一段时间,或经过一定的发育阶段,又沿原路线游回到原栖息地生活,这种集群的定期、定向有规律性的移动,称为洄游。

洄游介绍

鱼类的生活形形色色,大部分鱼类要么在淡水中生活,要么在海水中生活,只有不到10%的洄游鱼类在淡水和海洋两种生境中来回迁徙。 在海洋中生长但需要去淡水中繁殖称为溯河洄游(如中华鲟),在淡水中生长但需要去海洋中繁殖称为降河洄游(如花鳗鲡)。 如果肥育和繁殖的迁徙发生在河湖之间,就称之为半洄游性鱼类,一般是在湖泊中肥育,在河流中产卵(如四大家鱼)。 还有一些鱼类的生活限于河流的干支流,只进行相对较短距离的迁徙。

洄游路线

洄游所经过的途径,称为“洄游路线”。譬如,中华鲟从大海来到长江,长途跋涉数千公里到达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那里有喘喘急流,河底铺有砾石,亲鱼将它们的卵粘附于砺石或掉落于砾石缝隙之中,之后亲鱼以及孵出的仔鱼再游向大海,仔鱼要在大海中摄食生长8-14年,待成熟时方游向金沙江去产卵。20世纪80年代初,葛洲坝的建成使性成熟的中华鲟无法上溯到原先的产卵场,中华鲟的繁殖群体开始急剧下降,现已濒临灭绝。

洄游分类

生殖洄游

依据大部分鱼类洄游到达目的地所表现的生活行为,一般可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季节洄游。如某些鱼类在性腺成熟发育过程中,每年在一定时期内集群,并按一定路线游向沿岸、河口、深海或上溯至河流等适宜的地方进行产卵,称为生殖洄游。生殖洄游有的只在海中进行,如带鱼、大黄鱼、小黄鱼;有的只在淡水中进行,如青鱼、草鱼、鲢、;有的由海洋上溯至江河,如大马哈鱼;有的则由江河下降至海洋,如鳗鲡等。

索饵洄游

有些鱼类在育肥阶段常成群游向饵料丰富的地方摄取食物,这种寻找食物的洄游,称为索饵洄游。如小黄鱼在渤海湾产卵后,在返回深海越冬场所前,要在产卵场所附近和返回越冬场所的途中,索寻食物多的地方摄食。

季节洄游

有些鱼类随着不同季节水温的变化,常成群向适合它们生活的地方游去,这种随季节的变化而进行的洄游,称为季节洄游。如鳕鱼在春夏季向北方游动,深秋又向南方游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