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

更新时间:2022-08-25 14:18

煤系是含煤岩系的简称,也称含煤地层、含煤构造。是指在一定地质时期连续沉积形成的一套含有煤层并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系。

概念

指在一定地质时间内,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且连续沉积的一套含煤岩系。

1、一定要在一套岩层系统中含有煤层;

2、主要由沉积岩组成,在地壳运动剧烈的地区,可能含有火山岩火山碎屑岩

3、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

组成

煤层

1.煤层的结构——煤层包含煤分层和岩石夹层,不含夹石层的称为简单结构煤层;反之,含有夹石层的则称为复杂结构煤层。

煤层夹矸的物质来源,主要取决于泥炭沼泽所处的沉积环境

煤层的结构对采煤方法、采掘机械的选择和原煤质量等,都有一定影响。当煤层中含有较厚夹矸时,可实行煤分层的分采;当煤层结构复杂而难以分采时,夹石将掺入煤中,使原煤质量降低。

因此在煤田地质勘探阶段,就应查明煤层结构,并作出原煤质量的初步评价。

2.煤层的厚度——煤层顶、底板岩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总厚度:是煤层顶、底板之间各煤分层和夹石层厚度的总和;

有益厚度:指煤层顶、底板之间各煤分层厚度的总和;

可采厚度 :指在现代经济技条件下适于开采的煤层厚度

最低可采厚度: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政策,依据煤种、产状、开采方式和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所规定的可采厚度的下限标准(影响因素:煤种产状开采方式资源条件)。

3. 煤层厚度分类

按厚度分:

0.3-0.5m 极薄煤层 0.5-1.3m 薄煤层

1.3-3.5m 中厚煤层 3.5-8.0m 厚煤层

>8m 巨厚煤层

按倾角分 :

<5° 近水平煤层

5- 25° 缓倾斜煤层

>45° 倾斜煤层

>25° 急倾斜煤层

按稳定性分:

稳定煤层:均>可采厚度,煤层厚度变化有一定规律性;

较稳定煤层:煤厚有相当变化,大多可采,局部不可才;

不稳定煤层:煤厚变化大,分岔、尖灭、增厚、变薄时有出现;

极不稳定煤层:常呈透镜状、断续分布、仅局部可采。

煤层厚度及其变化是影响煤矿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煤层厚度不同,采煤方法亦不同。

煤层发生分岔、变薄、尖灭等厚度变化,则直接影响煤炭储量平衡和煤矿正常生产。

煤层顶、底板

顶板:位于煤层上方一定距离的岩层。顶板分为三种:

1)伪顶:直接覆于煤层之上的薄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泥岩,一般厚几厘米到几十厘米,极易垮落。

2)直接顶:位于伪顶之上,多为粉砂岩泥岩,厚约1-2m,采煤回柱后能自行垮落。

3)老顶:位于直接顶之上,多为砂岩石灰岩,厚度较大,强度也大,采煤后长时期不易自行垮落,只发生沉降。

底板:位于煤层下方一定距离的岩层。分为两种:

1)直接底:直接伏于煤层之下的岩层,多见炭质泥岩,常几十厘米厚。

2)老底:位于直接底之下,多为粉砂岩砂岩,厚度较大。

煤系中的标志层

煤系中一些岩性特殊、易于识别、层位稳定或分布规律明显的岩层,可作为寻找、对比煤层的标志层。例如:石灰岩砾岩铝土岩岩性颜色特殊的砂岩等。

类型

煤系在地壳以沉降运动为主的振荡过程中形成的。由于振荡运动的性质与幅度不同,以及地理环境和范围的差异性,至使煤系的特点各不相同。

近海型煤系

是在滨海平原泻湖海湾以及浅海所成。由于地壳的小型振荡运动,时为浅海、时为陆地,发育广阔的沼泽。

主要特点:

1) 分布面积一般较广;

2) 岩性岩相均比较简单;

3) 标志层较多, 旋回结构非常清楚,对比较易;

4) 煤层厚度较为稳定,但多数为薄—中厚煤层

5) 煤层一般含硫量较高;

6) 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和海生动物化石

如:华北的石炭系煤系;华南二叠系煤系等。

内陆型煤系

位于陆地上的内陆盆地山间盆地及山前盆地。在沉积过程中未曾发生海水侵入,煤系全部由陆相沉积物组成。

主要特点:

1)煤系厚度一般较大,分布面积一般较小,岩性岩相变化也大,煤层不易对比;

2)煤层厚度大,层数多,厚度变化大,分岔、尖灭时有出现;

3)煤系结构复杂,含硫较低;

4)岩石成分复杂,富含大量的植物化石和淡水动物化石

5)在地壳运动强烈的地方,煤系中可出现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