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前膜

更新时间:2023-12-23 19:49

突触前膜即突触前成分相对应的胞膜。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分支膨大构成突触小体,突触小体膜称为突触前膜。兴奋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前膜与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单向的的原因: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解剖结构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彼此广泛联系的基本结构,在中枢的调节活动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按功能特点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兴奋性突触:正常时,神经冲动到达兴奋性突触时,突触囊泡释放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通透性增加,局部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性动作电位。抑制性突触:抑制性神经元轴突末梢因冲动到达而释放抑制性递质,并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增高对K+和Cl-的通透性,使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其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也称超极化抑制。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发生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特殊装置。但接触的部位由膜隔开,并没有原生质联系。一般的突触是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接触形成的。轴突末梢在突触部分的细胞膜叫突触前膜;胞体或树突在突触处的细胞膜叫突触后膜,两膜之间的突隙叫突触间隙。也有少数突触,是轴突与轴突、树突与树突、细胞体与细胞体形成的。神经与其它器官或肌肉的接合部位,有时也称为突触。不同的突触有不同的生理作用,有的是兴奋性突触,有的是抑制性突触;此外还有包围性突触和依旁性突触、化学突触和电突触等分别。

突触传递

突触传递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信息传递。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是一种进行传递信息的特殊连接装置。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轴突末梢形成许多球形的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突触后神经元与突触前膜相对应部分的膜。两膜之间存在的间隙称突触间隙。在突触小体内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内含高浓度的化学递质。突触后膜上有特殊的递质受体。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时,使突触小泡内所含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殊受体结合,使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局部的突触后电位,从而使突触后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突触部位是神经系统活动中最易受内环境变化影响的环节,缺氧、二氧化碳、麻醉剂等均可影响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从而改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如破伤风患者出现强烈的肌肉痉挛症状,是由于破伤风梭菌的外毒素阻断了中枢内某些抑制性突触传递使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不能产生使肌肉过度兴奋所致临床上治疗各类精神病及各利精神症状的药物主要作用于脑干,影响其神经元突触部位的传递功能,从而使患者能消除病理性兴奋,减轻忧虑紧张、幻觉妄想和病理思维等精神病症状。外科手术时用的全身麻醉剂其主要作用也是阻断许多脑中枢内突触的传递,致使人的意识暂时丧失。

经突触进行信息的传递叫突触传递。其过程如下:突触前膜动作电位产生的Ca2+内流;含化学递质的小泡破裂并释放化学递质;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突触后电位产生。其中化学递质有兴奋性递质亦有抑制性递质,作用相反。一般1种突触只能释放1种递质,1种受体亦只能与1种递质结合;传导1次信息,亦只能引起1次效应。

突触传递有电性传递和化学性传递两种方式,电性突触的突触间隙较窄,突触前末梢的动作电流可跨越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这种传递速度很快,无脊椎动物,低等脊椎动物以至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中都有电性突触存在。化学性传递主要见于脊椎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这种突触传递方式主要通过化学递质起作用,当兴奋传至突触前末梢时,引起此处释放化学递质,它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神经元兴奋,从前一神经元传到后面神经元。

突触后抑制

由于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接受信息的能力减弱而造成的传递抑制。产生原因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超极化,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不易兴奋而表现信息传递被抑制。突触后抑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存在。通过这种方式可调节反射通路中神经元的兴奋性,协调各反射中枢之间的活动。如屈肌与伸肌的交互抑制就是突触后抑制的一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