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

更新时间:2024-05-17 16:23

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四年,授予管理学理学学士学位。

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复旦大学首次将管理科学专业引入中国,管理科学专业至此开始了发展。

1997年,管理科学专业正式出现在《1996/1997年度经国家教委备案或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中,专业代码为071601,开设院校为中国农业大学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将原有的管理科学专业和部分系统工程专业合并为管理科学专业,专业代码变更为110101*,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原有的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理论、系统科学与工程共4个专业合并为管理科学专业,专业代码变更为120101,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管理科学专业为管理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120101,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授予管理学或理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为五年/四年。

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及信息与工程相关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定量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满足现代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规格

基本学制: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理学学士。

参考总学分:不少于150学分(16学时计1学分)。

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相关的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基础知识,并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

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具备将相关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运用专业外语的基本能力;具备综合利用管理科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解决相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在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方面初步具备创新创业能力。

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具备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体魄。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管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两个方面。

理论教学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共三类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等。实践及创新创业类教学课程累计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0%。

理论课程

通识课程体系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艺术、体育、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由各高校、各专业根据国家规定和具体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均衡设置。

基础课程体系包括数理类、信息技术与工程类、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根据专业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基础课程。各高校、各专业可按照所要求的知识领域,根据具体定位和办学特色设置课程,其中至少包括下列专业基础课程:

数理类基础课程应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知识领域;

信息技术与工程类基础课程应涵盖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信息与工程技术等知识领域;

经济类基础课程应涵盖经济学(如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等知识领域;

管理类基础课程应涵盖运筹学、管理学、统计学等知识领域。

管理科学专业的知识领域包括:系统工程(*)、决策理论与方法(*)、生产运作管理(*)、预测方法与技术(*)、数据分析与商务决策、风险分析与管理、系统分析与控制、计量分析方法与建模、项目规划与管理、管理建模方法与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从以上专业知识领域内容中选择设置不少于6门的专业主干课程,其中应包括以“*”标注的知识领域内容,从而使学生对该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新知识、新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注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同时,开设相关选修课程,鼓励开发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并与专业主干课程形成逻辑上的拓展和延续关系,特别鼓励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知识。

实践教学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相关的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实验技能和设计技能,培养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等。

结合专业特色,设置相关专业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单元。

根据专业实际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增强其实践能力。

实习实训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专业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可根据所需培养的综合专业能力,选择实习实训的形式和内容。

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可采取学术论文、系统设计、项目设计、调研报告、项目分析报告、编制工程文件等多种体裁形式完成。选题应加强实践性导向;内容应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专业知识、满足专业综合训练要求;完成过程及成果展示应符合专业规范。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尽可能根据自身兴趣,结合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应为本科生选配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各专业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实务部门有关人员共同指导。指导教师应加强选题、开题、调研、设计、撰写等环节的指导和检査,强化专业规范。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应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应当具备专任教师10名以上。原则上,专业主干课程应当配备至少1名专任教师任主讲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80%。专任教师中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不低于90%,并通过岗前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任课教师队伍应包括一定比例的具备行业实务经验的人员。任课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学缘等结构层次合理均衡。

专任教师一般应具有5年以上该专业或相关专业教育背景,实践性强的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行业实践背景或实务经验。有条件的高校,教师队伍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或跨学科教育背景。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从严执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应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应能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

设备资源

拥有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的专业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生均图书(含纸质与电子图书,电子图书册数按授权数计算)不少于100册,生均年进书量(含纸质与电子图书)不少于4册。配备满足教学需要的中文和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各种信息资源应能满足不同层次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要。重视校园网及网络资源建设,方便教师和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

拥有足够数量和功能的专业教学设施,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原则上,课程教学中应具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特定专业课程应配备该课程所需要的特定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

根据自身条件和实践教学要求设置所需的专业实验室、实习场所、实践教学基地等。与相关行业和实务部门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建设一定数量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满足实践教学和保障学生实习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拥有该专业教学相关的设施,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教室、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和附属用房、运动场、活动中心等相关设施等基本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专指在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发生的资源建设费用、教学运行费用与教学评估费用。教学经费要求包括上述费用的最低保障要求及经费增长要求。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不低于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500元。

教学经费应在保证生均年日常教学经费的基础上,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教学经费包括日常教学经费和专业教学经费。教学经费的使用应向教学一线倾斜,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质量保障

以2018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础建立覆盖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规范、教师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等指标的质量保障目标体系。

教学单位应设置相应的委员会和组织机构,形成岗位职责明确、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质量保障和持续改善的组织体系。

围绕各教学质量保障目标要求,制定质量保障实施规范,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调控改进机制,开展常态化和制度化的质量评估,确保对教学质量形成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培养模式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设计“学校通修课程+大类学科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开放选修课程”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据该体系,并结合大数据时代下管理科学专业的定位及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管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具体设置方案包含五个方面:

(1)学校通修课程。学校通修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可以划分为思想政治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计算机、大学体育及身心健康课程。在大学计算机课程安排学习Python语言及MySQL数据库,体现大数据时代对于管理科学专业人才在数据管理和分析方面的要求。

(2)大类学科课程。大类学科课程分为大类必修课程和大类选修课程,大类必修课程是包括管理科学专业在内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课程,大类选修课程则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方向选择相应课程,修满选修学分即可。

(3)专业发展课程。专业发展课程主要针对管理科学专业,可以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进行设计。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和财经类院校特征,专业必修课程可以考虑设置系统工程、决策理论与方法、生产运作管理、预测方法与技术、数据分析与商务决策和项目管理6门课程。专业选修课可以设置风险分析与管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息资源管理等课程,并可以根据专业定位进一步突出应用领域,有选择地开设如供应链管理、信用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方向的系列课程。

(4)开放选修课程。开放选修课主要立足通识教育,可以开设文学艺术类课程、历史文化类课程、经济与社会发展类课程、管理与行为科学类课程、科学技术类课程、创业创新类课程等。

(5)实践及创新创业类课程。管理科学专业是面向管理实践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当包括充足的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其一,可以根据理论课程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如管理科学实训、管理决策实验、项目管理沙盘模拟、企业资源计划、数据分析与商务决策实验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等课程;其二,可以在系统工程、生产运作管理、项目管理、征信和市场调查等课程中安排实践环节;其三,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可以设置大学生创业基础、SYB、创业学等必修或者选修课程;最后,在每学年期末指导学生完成社会调查、学年论文等实践内容,第四学年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通过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时期上采取“2+1+1”模式,即前两年(大一、大二)主要系统学习通识平台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等课程,第三年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重点学习方向课程,第四年学生在企业接受专业方向的实践课程学习,主要包括企业开发的各种实践课程培训、岗位技能实习及毕业论文的写作等。在教学内容上构建五大课程模块,即通识平台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模块+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在学生综合素质及技能培养上构建“H”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创新能力为纽带,以专业综合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方向为专长的集“能力、知识、特长”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实践教学以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搭建课程模块为基础,以立体化教学为主要模式,创新产教融合方式,加强与企业合作,拓展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共管的集专业教学、学生实训、技术研发和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综合实践教学基地。

一、课程内容的设置

(1)合理布局课程结构。在制定专业培养技术时,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导向,突出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2)精简课程,体现交叉融合。在应用型培养方案的构建中,在考虑知识完整性基础上,需对内容繁杂的课程做好整合,避免学科知识的机械性叠加。

二、实践教育环节

(1)实践内容。除了部分验证性实验课之外,在实践课的设置中重点突出综合性、设计性与自创性特点,合理安排实践课与理论课程之间的比例。针对一些集中性的实习、实践等,则需通过独立形式开展,以突出教学目标。

(2)依托企业,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同校外企业合作,为实践课程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依托企业来提升实践教育水平。组织学生在理论知识完成后集中实习,更加突出专业的针对性,表现优秀的直接可在毕业后与企业签订合同,极大的缩短了学校与工作之间的过度实践。

三、改革教学方式

(1)开展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法,创设一种问题情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讨,实现更好的学习,以案例作为导向,突出了知识的实效性,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突出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用。随着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企业应用电脑开展工作已经普遍化,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就应当着重突出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将office软件等列入重点教育内容中。

(3)改革评价方式。革新传统的学生评价形式,在闭卷试题的命题中,要求教师多出能够反映出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题目,减少单一性、机械性的背诵内容,在考试形式中,则需体现多样化、灵活化方式,通过情境模拟、口试、笔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试,从而体现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的,促进考试成为督促学生的手段。

(4)组织管理设计竞赛。定期针对管理科学的学生开展专业竞赛,通过商业计划书、企业策划、战略实践的演练,不断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需努力的地方,不断提高专业实效性。

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管理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管理技能,兼有工程与管理的基础,具备广泛的人际交往及组织能力,受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青睐,毕业生就业面宽广。

考研方向

可报考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金融、会计等专业的研究生。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在各类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工商企业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以及在相关单位从事教育、培训、咨询工作。

开设院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