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河畔罗斯托夫

更新时间:2024-06-17 13:49

顿河畔罗斯托夫(俄文:Ростов-на-Дону;英文:Rostov-on-Don)是罗斯托夫州的首府,位于东欧平原的东南部顿河河畔,地理坐标为47°14′N、39°42′E。罗斯托夫州俄罗斯最大的州之一,这里气候宜人,著名小说家安东·契诃夫诺贝尔奖获得者肖洛霍夫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故乡。

城市简介

罗斯托夫(Rostov)是个濒临顿河(Don River)的工业要城,现已改名为顿河畔罗斯托夫(或译为顿河上的罗斯托夫),顿河畔罗斯托夫始建于1749年,地处顿河下游右岸高地,西南距亚速海塔甘罗格湾46公里,是联邦北高加索地区经济、交通和科学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整个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1761年建为要塞,1761年发展为居民点,19世纪开辟为南方大港,地处农业腹地,因其宜人的环境,成为了俄罗斯不多的农业种植基地之一,为农产品集散与加工中心。19世纪下半叶,卷烟,炼铁,农机,造纸等工业逐渐发展,成为了苏联最重要的农机生产中心之一,联合收割机中耕机的产量占到了全苏联的70%以上,轻工及船舶造修等部门也较为发达,在制鞋,卷烟和缝纫机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七十年代,通向瓦罗尼日,哈尔科夫及外高加索地区的铁路通车,大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成为通往亚速海和黑海以及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的重要通道,有5条欧洲铁路铁路汇集于此。海轮可溯顿河直达,成为以货物中转为主的重要的河海联运港口。

顿河畔罗斯托夫被称为“俄罗斯的南方之都”,位于顿河河畔,距离亚速海50公里,是俄罗斯人口第十大的城市(2015年约112万人)。这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风景名胜

著名人物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生于北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市。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市。二战时的苏联炮兵连长,因勇敢获得二枚勋章,1945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萨克8年,此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作品的主题。他1962年出版反映集中营生活的作品,被吸收进作协,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开除出作协,随后获得1970年诺贝尔奖,随后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国,到美国后毫不留情地批评自由主义苏联解体后又大骂戈尔巴乔夫叶利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