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

更新时间:2024-01-08 11:06

《遣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分四段,开头十二句为第一段写宋中地区的繁华;十三句至二十句为第二段写与高适、李白的邀游;二十一句至二十八句为第三段写唐明皇开边之事;最后十四句为第四段,叙写乱离死生,而深痛高李之亡。既有现实经历的生动描述,又有几十年来郁积于心中的主观情感的抒发。此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秀而不冶,艳而不妖。

作品原文

遣怀

昔我游宋中1,惟梁孝王都2。

名今陈留亚3,剧则贝魏俱4。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5。

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白刃雠不义6,黄金倾有无7。

杀人红尘里8,报答在斯须9。

忆与高李辈10,论交入酒垆11。

两公壮藻思12,得我色敷腴13。

气酣登吹台14,怀古视平芜15。

芒砀云一去16,雁鹜空相呼17。

先帝正好武18,寰海未凋枯19。

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20。

百万攻一城21,献捷不云输22。

组练弃如泥23,尺土负百夫。

拓境功未已24,元和辞大炉25。

乱离朋友尽26,合沓岁月徂27。

吾衰将焉托,存殁再呜呼28。

萧条益堪愧29,独在天一隅。

乘黄已去矣30,凡马徒区区31。

不复见颜鲍32,系舟卧荆巫33。

临餐吐更食,常恐违抚孤34。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1.宋中:今河南商丘市南。

2.梁孝王都:汉梁孝王刘武自梁(今开封市)徙都睢阳(即宋州),修园林、扩建城池。

3.陈留亚:仅次于陈留。陈留,是汉、唐以来商业都会。

4.剧:政务繁重之地。贝:贝州,故地在今河北清河。魏:魏州,故地在今河北大名。

5.通衢(qú):大道、交通要到。

6.雠(chóu)不义:杀死不义的坏人。雠,仇杀。

7.倾有无:倾其所有。“有无”是复词偏义,偏在“有”。

8.红尘:指人世间。

9.斯须:片刻。

10.高李:指高适、李白。杜甫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称高适:“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

11.论交:结交。酒垆:酒家安置酒瓮的土台。

12.藻思:写作的才能。

13.色敷腴(yú):颜色和悦的样子。

14.气酣(hān):情绪高昂。吹台:即繁台,在今河南开封东南禹王台公园内。相传为春秋时期师旷吹奏之台。汉梁孝王增筑称“明台”,因此称为“吹台”。

15.怀古:即下面所提汉高祖之事。平芜:长满青草的平原。

16.芒砀(dàng):唐时砀山县属宋州。

17.雁鹜(wù):亦作“鴈鹜”。鹅和鸭。

18.先帝:即唐玄宗。

19.寰(huán)海:海内、天下。

20.长戟(jǐ):比喻军队将领,这里指安禄山、张守琏等。林胡:汉时匈奴种族名。

21.百万:指兵力。

22.献捷:报喜不报忧。

23.组练:组甲练袍,这里指精兵。

24.拓境:即开拓边境。

25.元和:太平和乐的气象。辞:离开。大炉:天地、人间。《庄子》:“以天地为大炉。”这里指天地间。

26.朋友尽:指除高、李外,如郑虔、严武、苏源明等人。

27.合沓(tà):相继重迭的样子。徂(cú):逝。

28.存殁(mò):指活着的自己和死去的友人。呜呼:恸哭。宝应元年(762)李白死,永泰元年(765)高适又死,所以说“再呜呼”。

29.益堪愧:一作“病益盛”。

30.乘黄:传说中的神马,喻指高李。

31.凡马:杜甫自谓。徒区区:空怀有诚恳的心,却徒劳无用。杜甫十分爱才,因此对高李之死,十分痛惜。

32.颜鲍:指颜延之和鲍照。

33.荆巫:荆州巫峡,指漂泊夔州。

34.违抚孤:无力照顾朋友的遗孤。

白话译文

昔日我游历在宋中一带,汉朝梁孝王自梁徙都在这里。

当今的宋中仅次于唐代著名的商业交通发达的城市陈留,而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则和贝州、魏州相等。

一个城邑中就有九万户人家,大街两旁的高楼大厦互相辉映。

船和车马占据大半的天下,主人和客人都十分欢乐。

白光闪闪的刀刃用来杀光不义的坏人,把所有的黄金都拿出来酬谢英豪。

在地富庶繁华闹市仇杀,会带来迅速报复。

回忆起在安置酒瓮的土台结交高适和李白两位好友。

两位公子的写作才能了得,让我十分的和颜悦色。

情绪高昂的时候登上吹台,遥望长满青草的平原感怀汉高祖之事。

砀山县这个地方,汉高祖一死,这里就没有人了,只有雁鹜相互呼应而已。

玄宗尚武好战,当时国家尚未衰颓。

英勇的将士收复西域蛮夷之地,安禄山、张守琏战胜契丹民族。

蒙蔽邀功,用百万人攻打一城,只报胜利,不报失败,所以虽败而报捷。

把战士看作泥土一样贱,为争取尺土,不惜牺牲一百个人的性命。

开拓边疆未成功,天下大乱,升平和悦的景象离开人间乐土。

时光流逝不停,而自己的朋友们却分散凋零。

我将一腔的愁思寄托在哪里,好友相继去世,十分悲悼。

孤独凄凉、老病穷困而漂泊远方。

李白和高适已经离去,我空怀有诚恳的心,却徒劳无用。

不再看望颜延之和鲍照,乘坐一艘小船在荆州巫山漂泊。

勉强加餐,恐怕客死他乡,不能照顾遗孤。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居留夔州。诗人故地重游,触动诗人对李白、高适亡友的怀念,作《昔游》续篇。

鉴赏点评

文学赏析

此诗前十二句,写昔时宋中梁孝王都的风物人情。当时的商丘古城名声仅次于陈留,而与贝州、魏州齐名。这里人口众多,有高楼、大道;水陆交通便利,以至于“舟车半天下”;人们热情好客、行侠仗义。次八句,回顾与高适、李白游览的情景。他们在酒瓮的土台跟前畅饮,“登文台”赋诗,观梁园雁池,望芒砀云烟,追思汉高祖斩蛇起义创业、梁孝王主宾相得作赋。再十句,写唐玄宗当年穷兵黩武、四方征伐,致使生灵涂炭、天下混乱。后十一句,表达对高、李的悲念和哀思。由于岁月流逝、遭逢离乱,朋友已经亡故。李白死于宝应元年(762年),高适也卒于永泰元年(765年),而今自己亦到了衰落之暮年,又“独在天一隅”“系舟卧荆巫”,真是“存殁两呜呼”。诗人以“乘黄”“颜鲍”指高、李,以“凡马”自比,而且常常愿尽“抚孤”的义务,对高、李的尊恭和思念,也表明了三人之间的情深意笃,同时也看出商丘之游对诗人来说是美好,不能忘怀。

这是一篇缅怀往事、抒发乱离之感的诗。在诗里杜甫怀念乱前宋中的繁华,伤盛世的消失,讽谕唐玄宗好武功所造成的恶果;忆恋同李白、高适游宋中时的友谊,痛挚友相继死亡,叹自身的衰老飘零。诗中“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蘑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骛空相呼”八句,忆与高、李同游梁宋事,表达他对友情的珍惜,对高李创作才能的赞美。

名家点评

明代王嗣奭《杜臆》:“唯梁王名都”,句法新异,盖连下二句读;而“名”与“剧”对,犹云名邦、名郡。……“芒砀”二语,具见旷怀。“先帝”以下,语似称扬,实含风刺。“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可笑可痛。而结以“元和辞大炉”,盖不忍明言,而只此五字,该括无限。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自此“凋枯”用一“未”字,妙(“寰海”句下)。

清代张谦宜《绲斋诗谈》:叙豪华、衰飒,不令偏重,所谓手法也。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大意与《昔游》同旨,但《昔游》专慨本身,兹篇系怀故友。……首段从宋中形胜风俗说起,雄姿侠气,足以助发豪情。……“拓境”四句,综括乱端离绪,十馀年事,一笔凌驾。以下客怀交谊,一往情深,此老生平肝膈,于斯见焉。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邵云:知己胜游,终身怀抱,故屡形之篇什,不厌其烦。李子德云:宋中名地,高、李伟人,配公此篇,俱堪千古。意格俱与前篇(按指《昔游》)相似,盖言之不足,又长言之。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