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钧

更新时间:2024-09-12 16:09

郑万钧(1904年6月24日—1983年7月25日),男,江苏徐州人。林学和树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

人物生平

1904年6月24日,郑万钧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

1923年,毕业于南京江苏第一农校林科,毕业后便留校工作。不久调入东南大学,被破格提升为树木学助理。

1929年,应聘为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学研究员。

1930年至1931年,在西康东部和四川西北部调查高山云杉、冷杉等针叶林的种系和分布。

1932年,到浙江调查诸暨的香榧和油棉栽培情况。

1934年,在江西庐山参加森林调查。

1936年,在四川峨边主持高山针叶林的调查。

1937年,在浙江龙泉调查杉木和天然林,同年又在湖南宜章调查莽山天然林区的树种组成、分布和生长过程。

1939年,获法国图卢兹大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郑万钧回国,云南大学聘他为教授,兼云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44年,到中央大学任教授兼森林系主任。

1948年,兼任中山陵园植物园主任。

1949年至1952年,任南京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教授、系主任、副院长。

1952年8月至1961年12月,历任南京林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期间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被调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后任院长、名誉院长。

1966年上半年,去广州参加农业区划会议。

1983年7月2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郑万钧在森林地理学和树木学研究中,深入调查、考察与进行定位试验,用动态的观点研究森林生态、林木生理、树木生长及林业经济指标,提出科学经营林业技术措施与管理方法,倡导实验森林地理学根据树木外部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鉴别树种,研究树种的环境条件、生活习性、适应性能和利用价值,主要经济树种在不同地区、海拔成片栽植,研究生长发育规律,创立了实验树木学组织编写了中国树木志等重要学术专著命名了100余个树木新种和三个新属。1948年与胡先骕先生联合发表的活化石―水杉,被世界植物学界誉为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科学贡献之一。

郑万钧主编的《中国植物志》第七卷在1981年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29年至1939年这十年中,郑万钧共发表论文20篇,他还就树木新种发表论文十余篇,不少研究成果被收入陈嵘编撰的《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其中,《对川西高山针叶林的组成、分布的论述》《莽山天然林对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等文有重要参考价值,又如《浙江维管束植物》。晚年主编了《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中国植物志》第七卷和《中国树木志》第一、二卷。

人才培养

几十年来经郑万钧教过的学生不少已成为林业专家、学者。如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傅立国。

郑万钧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经常带领学生到野外,到林区调查实习。他对学生从严要求,一丝不苟,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及时完成作业,但对学生的缺点从不当面训斥,总是谆谆教导,启发学生提高认识,自己改正错误。

他在教育学生时常说:“报国是实际的东西, 学专业的, 要立足自己的专业研究, 你做好了,大家就会刮目相看, 你的成就公诸于世, 国家的地位也就在其中了。 ”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郑万钧是著名的林学家,是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他给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林学遗产,也留下了宝贵的治学思想和治学方法。(中国林学会评)

郑万钧教授是中国著名的树木学家、林学家和教育学家,是世界上知名的裸子植物分类学家。他学识渊博、造诣精深、学术上有重大贡献。(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郑万钧先生助手傅立国评)

郑万钧为人敦厚、 正直, 语言朴实无华,有着对待科学的求真精神和严谨的作风,有着为国为民的爱国情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