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骆驼

更新时间:2024-09-21 09:29

野骆驼(学名:Camelus ferus)是骆驼科、骆驼属动物。野骆驼是一种数量稀少的古老动物,也是现存单峰骆驼和双峰骆驼这两种中唯一的野生种。头体长3.2-3.5米,肩高1.6-1.8米,尾长50-60厘米,体重450-680千克。巨大的有蹄类,背上有两个驼峰,颈长而且向上弯曲,体色金黄色到深褐色,以大腿部(股部)为最深。在冬季颈部和驼峰丛生长毛,有双行长长的眼睫毛和耳内毛抵抗沙尘,而缝隙状的鼻孔在发生沙尘暴时能够关闭。

动物学史

发现史

早在1758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就将野骆驼命名为野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 ferus)。由于野骆驼栖息地偏僻、荒芜,环境恶劣,很难见到,在其后的100多年间,动物学界曾认为世界上野骆驼已经灭绝。至少在野骆驼曾经的主要栖息地非洲和美洲是这样的。亚洲,尤其是中亚曾是野骆驼繁衍生息的家园,这里成为野骆驼物种没有灭亡的唯一希望所在。

1876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罗布泊获取3具野骆驼标本,罗布泊地区成为世界上发现野骆驼的模式产地和野骆驼的“种质基因库”。19世纪中叶,从中国新疆传出一个消息:有探险者在新疆荒漠中看到了野生双峰驼,这个传闻震动了全世界,激起了动物学家和探险家们的浓厚兴趣。据俄国人谢苗尔盖所著的《新疆探察史》中记载,1883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第2次进入中国新疆考察时,在罗布泊以东、阿尔金山以北地区发现了野骆驼并制作了四具野骆驼标本,探险队在罗布泊荒漠不止一次遇到野骆驼群。这是传说野骆驼在世界范围灭绝后的新发现,也是近代史记载中最早的一次发现野骆驼,后来被鉴定为双峰驼亚种,重新定义拉丁名为Camelus bactrianus ferus Przewalskii,1883。

1892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发现了双峰驼的野生祖先,当时这一发现轰动了欧洲。1901年,斯文·赫定来到罗布泊探险考察,也发现有成群结队的野骆驼出没。

进化史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野骆驼和家骆驼视为同一物种,认为野骆驼是未经驯化的双峰驼,或者是野化的家养双峰驼(以下简称“家骆驼”)。但Han等(1999)及以后的研究者发现,野骆驼和家骆驼的基因差异高达2-3%,达到了种间差异。在2001年2月召开的第二届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1届理事会会议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基因鉴定表明, 中国和英国科学家1999年在新疆南部无人区联合发现的野骆驼遗骸,属于一个新的骆驼物种。2003年IUCN确认野骆驼是有别于家骆驼的一个新物种,将Camelus bactrianus ferus更名为Camelus ferus。野骆驼和家骆驼虽然拥有共同的祖先,但家骆驼并非由现存的野骆驼驯化而来,大约在80万年前,野骆驼和家骆驼的祖先就分别演化为2个物种,现存家骆驼的野生原始祖先已经灭绝。

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在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物种中,双峰驼与同属偶蹄目的牛的遗传关系最近,推测牛和双峰驼分化时间大约在5500万-6000万年前。这一结果同在北美首次发现骆驼科化石证据的时间(5000万年)基本吻合。

当遗传学家们首次探索新基因组时,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快速进化”的部分。这些活动热区通常包含着定义物种的基因,编码的特征将其与近亲区分开来。

野骆驼与家双峰驼之间的进化关系,曾经有两种观点,一部分人认为野生双峰驼是世界上骆驼科真驼属仅存的野生种,与家双峰驼完全不同;另一部分人认为,现存的野生双峰驼是由于家双峰驼管理不善,跑到野外而成了野骆驼。

而双峰驼课题组对于嗅觉基因的分析结果显示,许多嗅觉受体在家骆驼中的杂和率显著较低,表明驯养与嗅觉有很大关系。孟和教授还表示,该课题组之前对于双峰驼线粒体DNA基因组的研究已经证明,双峰野骆驼不是家骆驼的直接祖先,家骆驼可能来自远古野生骆驼的一个分支,并推测野生双峰驼和家养双峰驼在进化上的分歧时间为700万年前。

分布史

野骆驼在历史上分布很广,在整个中亚至西亚东部的低海拔丘陵及平原地区都可能存在,其分布范围东达陕西黄河,西到里海,北达贝加尔湖,南至青藏高原北部。据文焕然考证,历史时期约占我国三分之一面积的北部和西北地区都有野骆驼分布。直到19世纪,野骆驼在我国的分布区域仍然相当大,其范围从青海的苏干湖地区,经阿尔金山、罗布泊、塔克拉玛干、天山以北的卡拉麦里地区,直至中蒙边境,而且分布区连续。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19世纪中叶以来,受狩猎、放牧、采石、勘探、开矿、石油开采、道路交通等因素影响,使野骆驼分布区迅速收缩、分割乃至破碎化,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形态特征

头体长3.2-3.5米,肩高1.6-1.8米,尾长50-60厘米,体重450-680千克。巨大的有蹄类,背上有两个驼峰,颈长而且向上弯曲,体色金黄色到深褐色,以大腿部(股部)为最深。在冬季颈部和驼峰丛生长毛,有双行长长的眼睫毛和耳内毛抵抗沙尘,而缝隙状的鼻孔在发生沙尘暴时能够关闭。

体形高大而稍瘦,头部较小,颈部较长,背部生有两个较小的肉驼峰,下圆上尖坚实硬挺,尾巴较短,生有短的绒毛。第三、四趾特别发达,趾端有蹄甲,中间一节趾骨较大,两趾之间有很大的开叉,是由2根中掌骨所连成的1根管骨在下端分叉成为“丫”字形,并与趾骨连在一起,外面有海绵状胼胝垫。胸部、前膝肘端和后膝的皮肤增厚,形成7块耐磨、隔热、保暖的角质垫。

栖息环境

野骆驼栖息于海拔2000-2900米干草原、山地荒漠半荒漠和干旱灌丛地带。向上分布可超过海拔4000米。适应力极强,其身体特征非常适应于干燥炎热的沙漠气候。野骆驼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在荒凉、严寒、植被稀少、没有淡水的罗布荒原。

分布范围

野骆驼分布于中国蒙古的野外偏远地区。在中国分布于新疆东南塔克拉玛干荒漠、青海西北部、甘肃西北部进入戈壁荒漠。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骆驼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世界上野骆驼的模式标本产地和纯血统种群分布区,是野骆驼的“种质基因库”。

生活习性

行为

驼峰贮藏脂肪,使它们能够在没有食物时生存数日。水则充满在围绕胃的小室中使得它们能够在无水时生存数周,它们也能喝轻微含盐的水并且能够从尿中排出浓缩的盐分,野骆驼体内能够贮存超过100升的水。它们还能够随意改变体温,从而不需要出汗或花费能量调节体温。这一整套适应能力使得野骆驼能够抵抗零下许多度的冬季严寒和夏季的酷热。

集群活动,夏季多呈家庭散居,至秋季开始结成5只、6只或20只的群体,有时甚至达到百只以上。有季节性迁移。机警而胆怯,其视觉、听觉、嗅觉相当灵敏,有惊人的耐力。善于奔跑,行动灵敏,反应迅速。在交配期雄性争斗互咬、吐唾沫、喷鼻,试图将对方推倒在地。

野骆驼奔跑起来时速可达80公里,在遇到危险时,能连续奔跑两三天。它们机警而胆怯,视觉、听觉、嗅觉相当灵敏,顺风时可以嗅到数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气味,判断出很远地方的水源。它们可以在遇到沙暴之前,随时关闭鼻孔而不影响呼吸,来不及躲避就会平躺在地上避风。它们还会在风暴过后,用泪水冲洗沙尘以保护眼睛。

食性

野骆驼生性机警,视、听、嗅觉灵敏,能在远距离判断食物和水源。采食多在白天进行,采食方式是边走边食,且在喜食植物前停留频率高于不喜食植物。采食时仅限于食用植物体上部的部分枝叶,而非全部枝叶。野骆驼吃多种荒漠植物,有剌的树和灌丛以及盐生植物,主要采食红柳、骆驼刺、芨芨草、白刺等野草和灌木枝叶。在食物缺乏时它们吃骨头、肉、帆布、鞋等等。

生长繁殖

野生双峰驼在繁殖期都是“一夫多妻制”,即每个种群由一峰公驼和数头母驼及未成年幼驼组成。罗布泊地区的野骆驼在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的家域面积无显著差异,雌性野骆驼分娩通常会选择在沙漠边缘、肉食性动物较难到达的区域。野骆驼发情期开始于11月,可持续到次年4月。野外观察到在4-7月都有母驼带领刚出生不久的幼驼活动,说明野骆驼的交配期和繁殖期都很长。在繁殖季节,野骆驼常汇集成大群,多由1峰健壮的雄驼圈住众多的雌驼进行交配。

据李岩等对圈养野骆驼的观察,在营养较好的情况下,雄驼5岁、雌驼4岁达到性成熟,营养较差者则要延迟1年以上。雄驼从11月份开始出现打斗行为,标志着发情期的开始。1-2月为发情高峰期。发情期的雄驼一改平常胆小警觉的习性,显得非常狂躁,昂头奔跑,吼叫,追逐啃咬雌驼,甚至导致雌驼受伤,阴鞘有大量分泌物流出,污染腹下部并随尾的甩打而污染臀部,食量大减,表现出强烈的好斗行为,常因争夺雌性而和其它雄驼激烈打斗,导致一方受伤、甚至死亡。发情期的雌驼阴部潮红外翻,主动接近雄驼并将尾部转向雄驼。

交配多在前半夜进行,交配后雌驼外阴有残留污物。怀孕期13个月。雌驼受孕8个月腹部膨大明显,食量增加,性情变得温顺,11个月时外阴变得肥厚,色紫而有光泽,乳腺开始膨大,行动谨慎。产前2-3小时卧地,出现阵痛,时起时卧,显得异常不安,通常在羊膜破裂后半小时内胎儿娩出,2小时后驼羔即可站立吮乳,1周后可随母驼四处活动。在野外,雌驼于分娩前离开驼群,选择远离驼群及其它兽类、特别是天敌的安静场所分娩。野骆驼每胎1仔,2年1胎,4-5岁时性成熟,幼驼1年后才和母驼分开,雄驼到2岁就会被逐出驼群,到别的驼群去争夺“领导权”。野骆驼的寿命约为35-40年。

近种区别

野骆驼比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的体型较小而轻捷,它的驼峰显著地小更接近圆椎形,毛被也较薄。。野骆驼和双峰驼外貌大体相似,但仔细观察则有较明显区别。野骆驼个头高而偏瘦,双峰驼则更加壮实;野骆驼鬃毛较短且稀疏,双峰驼较长而密;野骆驼四肢细长,双峰尖而短小,呈“M”状,在营养缺乏状态下双峰细小,接近平线状,双峰驼双峰大,呈波浪状,但在缺乏营养瘦弱时则会向一侧倒伏;野骆驼的脚掌呈椭圆形,指甲特别尖,双峰驼脚掌圆形,指甲突;野骆驼的毛色呈单一的灰色或淡棕黄色,双峰驼毛色较杂,有褐、黄、棕、红、灰、白、黑等色。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8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Ⅰ级。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种群现状

2005年9月,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科学考察队在库木塔格沙漠腹地曾经意外发现了一个野骆驼种群,但此后再也没有关于新发现野骆驼的消息。

2006年8月,数据显示,中国境内的野骆驼仅存约500峰,全世界仅存800余峰,而这种大型稀有野生动物数量还在继续下降,已经处于绝迹的边缘。由于还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加之繁殖速度较慢,野骆驼的种群数量仍在继续下降。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赵崇学说,野骆驼比熊猫还要濒危。人们已很难在西北荒漠地区觅见野骆驼的身影了。

2010年,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对戛顺-南湖戈壁区、库鲁克塔格低山残蚀丘陵区、罗布泊湖盆区、阿奇克谷地、库姆塔格沙漠和阿尔金山北麓区域野骆驼进行综合调查,估算保护区内野骆驼数量450-550峰。

2024年8月31日,在新疆巴州若羌县境内的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了一组国家一级濒危物种——野骆驼的珍贵画面。

濒危原因

威胁它们的是栖息地的改变、非法狩猎以及和家养骆驼杂交等。对于野骆驼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变迁,使得野骆驼生活的草地范围不断萎缩;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垦殖范围扩大,野骆驼的水源地被人为破坏。此外,人类的捕杀也是野骆驼种群数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保护措施

主要价值

野骆驼栖生于干旱、半干旱荒漠和山地,耐严寒酷暑,耐饥渴,不畏风沙,适应性和抗逆性极强,能饮用高矿化度苦咸水,对研究骆驼起源、物种分化、生物多样性以及家骆驼品种改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文化

邮票

1993年2月20日,邮电部发行《野骆驼》特种邮票一套两枚,第1枚图案描绘了一只野骆驼背部和头部的形象,第2枚图案描绘了一只幼驼将头偎依在成年驼胸部的形象。

精神

骆驼是吉祥的象征,寓意希望与绿洲,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称。它坚信干旱沙漠的那边就是绿洲,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去,就能寻到绿洲,见到希望。吃苦耐旱,不畏风沙,坚忍不拔,任劳任怨,这便是人们常说的“骆驼精神”。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