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

更新时间:2024-08-29 16:04

量词(英语:quantifier),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计量单位的词。可以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名量词主要是从名词中分化出来的,动量词主要是从动词(或部分名词)中分化出来的。

产生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计量单位的词。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量词可以分为两个语法小类:名量词和动量词。汉语量词的发展,也是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自成系统的发展变化过程。名量词主要是从名词中分化出来的,动量词主要是从动词(或部分名词)中分化出来的,因此量词的产生应是名词和动词滋生的结果,它在汉语词类生成的顺序中,应同数词一样,属于二级词类。

名量词

上古汉语前期,数词可以直接加在名词前或置于名词后,是完全自由的,并不需要以量词为中介。如:

①甲戌卜,贞:翼乙亥㞢于且乙三牛。(《甲骨文合集》,1520)

②庚子卜,㞢父乙羊九?(《合集》,20165)

甲骨文里,「数+名」或「名+数」格式是占绝对优势的。

至于「名+数量」,是很少用的。如:

③……马廿丙有……(《殷虚书契前编》,19.1)

④其□新鬯二升一卣。(《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25.10)

若说到「数量+名」,这种结构在甲骨文里可能是不存在的。以《殷契粹编》为对象,其考察结果如下表所示:

促使汉语的数量结构由AB式转到了CD式的原因,其中就涉及了名量词的产生问题。周生亚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名量词的最原始作用是在于对事物的描写和分类标记,而不在于记量。

由前面引例可知,甲骨文里,最初数词是可以直接同名词搭配的,并不需要以量词为中介。「三牛」就是「三头牛」,「羊九」就是「羊九只」,并不需要名量词来搭配,仍运用自如。

后来之所以要加上各种各样的名量词,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财富积累的增多,可用于分配、交换的物品也越来越多;随着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逐步提高,外界被认识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对外界纷繁的事物必须有个明确的分类,因此最初产生的名量词也只是同类事物的一个「类名」而已,其本身并无计量作用。

高名凯曾把汉语的名量词称为「数位词」或「范词」。他说:「数位词实在是规定者的一种,……汉语的数位词却刚刚好不求于阴阳性或有生无生性的分别,而在表示每一个事物的具体的形状而加以范围的」,又说:「『一条狗』是一个单位,这是谁也明白的,所以有的语言只说『一狗』,然而汉语,则除了『一狗』之外,又有『一条狗』的说法。这里的『条』字是把『狗』归纳到『条』的范围之中,表明其为『条』类的事物。因此,我们就认此类词为范词。」

高名凯的论述中,不难发现,汉语名量词最初的产生,实在是为了区分事物而非用于计量。正因为如此,有的外国汉学家,如戴遂良者,就干脆称汉语名量词为「别词」,又有些英法学者则称之为「类词」。汉语最古老的名量词,只是把名词再重复一遍,如:

①俘人十有五人,五日戊申,方亦□,俘人十有六人,六月在。(《殷虚书契菁华》,5)

②隻聝四千八百□二聝,孚人万三千八十一人,孚牛三百五十五牛,羊廿八羊。(《小盂鼎》)

再往后,被标志的对象进一步扩大,于是「朋」用于「贝」,「丙」用于车马,「」用于「」,「束」用于「矢」,「家」用于「臣」,等等,「朋」「丙」「卣」「束」「家」显然都具有明显的分类和描写作用。如:

①叀贝十朋,吉。(《合集》,29694)

②马五十丙。(《殷虚书契续编》,1027.4)

③易女鬯一卣、冂衣、巿、舄、车、马。(《大盂鼎》)

④易女弓一、矢束、臣五家、田十田,用辶+永乃事。(《不[插图]簋》)

汉语的名量词,绝大部分都是由名词演变过来的。上古汉语到了中后期,语言中又产生了大量名词。与此相应的是标志或描写名词类别的名量词自然也会应运而生。如车称「两」(辆),也称「乘」;马称「匹」,也称「蹄」;牛羊称「头」;矢类称「枚」,鸟亦称「枚」;帷幕称「张」;树木称「树」;首级称「级」,捕获的俘虏也称「级」等。如:

①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经·召南·鹊巢》)

②秋,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左传·庄公八年》)

③见子皮如上卿,以马六匹。(《左传·昭公六年》)

④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史记·货殖列传》)

⑤塞之斥也,唯桥姚已致马千匹,牛倍之,羊万头,粟以万钟计。(《史记·货殖列传》)

⑥矢高弩臂三尺,用弩无数,出人六十枚。(《墨子·备高临》)

⑦公子耻之,即使人多设罗,得鹯数十枚。(《论衡·书虚》)

⑧子产以幄幕九张行。(《左传·昭公十三年》)

⑨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史记·货殖列传》)

⑩从攻围东郡守尉于成武,却敌,斩首十四级。(《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⑪捕伏听者三千一十七级。(《汉书·卫青传》)

上古汉语里,也有直接用器物作名量词来使用的。如:

①一食,一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②吾以一羊羹亡国,以一飡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

③杀一牛,取一肉,馀以食士。(《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以上引例都足以表明,这些名量词本身都是无量值的,它们的最主要的作用即在于对事物的描写和标志类别。如同样是牲畜,马称「蹄」,羊称「头」,这就是抓住了两者的不同特征,因此才具有描写作用,同时也就具有分类作用,但「蹄」「头」两词本身并不具备任何的量值。

第二,名量词从无量值到有量值,要求和数词搭配运行。

虽说名量词是作为对人或事物的计量单位而存在,但并非所有名量词都是有量值的。所谓「量值」,就是指量词本身所含有的数值。如个体量词和器物量词,都是无量值的名量词;又如长度量词、容量量词、重量量词、面积量词和部分配制量词,都是有量值的量词。

汉语名量词从无量值到有量值是一个重要发展。「人类对数的认识比对量的认识要早得多。……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先民们不但学会了计数,而且还逐渐地发现自然界存在着『量』。用数和单位表示事物的物理量就叫做『计量』。中国古代,计量的称谓是『度量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度量衡器具已基本具备,度量衡体制已经建立起来,并已成为各个诸侯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如《左传·昭公十七年》说:「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管子·侈靡》也说:「法制度量,王者典器也。」

有量值的名量词产生之后,从表达上说,它要求必须和数词结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数量结构,或置于名词后,或置于名词前,这就促使汉语的数量结构,由A和B式演变为C和D式。如:

①能货子犹,为高氏后,粟五千。(《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②君予金三十斤。(《战国策·东周策》)

③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史记·留侯世家》)

④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战国策·楚策四》)

⑤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史记·平准书》)

⑥三尺之木,数弦之声,感动天地,何其神也。(《论衡·感虚》)

例③, 「溢」,通「」。例①—③,为C式例;例④—⑥,为D式例。

动量词

甲骨文金文中均未发现动量词。上古汉语中期,文献中已出现使用动量词的苗头。如:

①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使伯嘉谍之,三巡数之。(《左传·桓公十二年》)

②孔子游于匡,卫人围之数,而弦歌不惙。(《庄子·秋水》)

例①②, 「三巡」即三遍,「数匝」即数周或数圈。

但是,作为动量词的真正起始期,还是定为两汉时代较好。如:

①围汉王三帀。(《史记·项羽本纪》)

②汉军围之数重。(《史记·项羽本纪》)

③我之王家食马肝,食饱甚,见酒来,即走去,驱疾至舍,即泄数十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④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史记·周本纪》)

⑤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例①—⑤, 「帀」同「」,「三帀」即三匝、三周;「数重」,数层;「数十出」,数十次;「三发」,三次;「再三过」,两三次。

同部分名量词一样,汉语动量词虽然作为动作、行为的计量单位而存在,但其本身并无可计可数的量值存在。既然如此,之所以需要并无量值的记量单位,究其原因,大概也有两点:一是受名量词的影响,是语言类化的结果;二是动量词的产生,也有它自身的发展过程。

(1)在先秦,最通常的动量表示法,就是把数词直接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如:

①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论语·公冶长》)

②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宣公二年》)

③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左传·桓公二年》)

④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庄子·养生主》)

例①—④, 「三」「三」「十一」「三」,这些数词都是直接表示动量的,并不需要动量词。「仕」「进」「战」「号」,都是不及物动词。

表示动量的数词,也可加在及物动词之前,意义表达不受任何影响。如:

①郤至三遇楚子之卒。(《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若卫叛晋,晋五伐我,病何如矣。(《左传·定公八年》)

③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孟子·滕文公上》)

④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战国策·秦策一》)

(2)在先秦,表示动量的数词,也可放在谓语动词之后。如:

①公怒,鞭师曹三百。(《左传·襄公十四年》)

②魏犨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③昏鼓,鼓十,诸门亭皆闭之。(《墨子·号令》)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汉代,这一用法的使用频率已有了明显的增加。如:

④主父大怒,笞之五十。(《史记·苏秦列传》)

⑤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史记·伍子胥列传》)

⑥师曹又怒公之尝笞三百,乃歌之,欲以怒孙文子,报卫献公。(《史记·卫康叔世家》)

(3)表示动量的数词,由谓语动词前移至谓语动词后,这就为「动+数+动量」结构的产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汉语句式的发展,就其总的历史趋势而言,有三大规律,这就是扩展律、易位律和紧缩律。易位律也可称为交换律,是指句子成分在发展中形成的历史性的语序变化。

一般说来,这种变化是不可逆转的。汉语表示动量的数词,上古汉语时以处于谓语动词之前为常。但到了中古汉语,又逐渐和动量词结合,以置于谓语动词之后为常,这就是历史性的语序变化,是易位律使然。

表示动量的数词,之所以一定要由谓语动词前移到谓语动词后,这恐怕都是由其自身的语法功能决定的。在先秦,数词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就其语法意义而言,不仅表示动量,也可以表示次第。如:

①齐人三鼓。(《左传·庄公十年》)

②齐王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战国策·燕策二》)

③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左传·昭公七年》)

④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下》)

例①②, 「三」「四」「四」,用于表动量;例③④, 「一」「再」「三」,均用于表次第。显然,这两种用法是很容易混淆的。如果表动量的数词移至谓语动词后,这就避开了这一问题。在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谓语动词后的数词多半是表示动量的,很难找到表示次第的用例,究其原因,即在于此。

(4)同部分名量词一样,动量词最原始的作用也是在于对动词特征作标记,而非计量。

任何动量词本身都是无量值的。动量词的量值是由它前面的数词来体现的,而非借助动量词本身。汉语动量词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动词,只有一小部分才来源于名词,因此有的学者把前类动量词称为「专用的动量词」,把后类动量词称为「借用的动量词」。「专用」「借用」这类提法未必妥当。

动量词本身既无量值可言,那它又作为动作、行为的「计量单位」而存在的原因,周生亚认为,动量词产生的最原始作用即在于对动词特征作标记而非计量。请比较:

①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②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③前后读兄文一再过,便上口语。(晋·陆云:《与兄平原书》)

④胡儿既无由知父为此事,闻人道痴人有作此者,戏笑之,时道此,非复一过。(《世说新语·纰漏》)

例①②, 「过周北门」「过他客」「不过」,「过」都是趋向动词,词义由经过而引申出探望、超过等诸义。趋向动词的特点是表示由甲处到乙处的运动过程。「再三过」,即两三次。「过」是动量词。动量词「过」,也正标示出动词「过」的活动过程的特性。例③④, 「读」「道」都是言语动词,阅读、说话也都有个起止过程,所以也用「过」作为动量词。「一再过」即一两次,「一过」即一次,用「过」作动量词,也正标示出「读」「道」的活动过程。

又如:

①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左传·隐公元年》)

②我之王家食马肝,食饱甚,见酒来,即走去,驱疾至舍,即泄数十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③有人道上见者,问云:「公何处来?」(林道人)答云:「今日与谢孝剧谈一出来。」(《世说新语·文学》)

④诸公怪而问之,祖曰:「昨夜复南塘一出。」(《世说新语·任诞》)

例①, 「出」,趋向动词,动词特点是由里及外,也有一个运动过程。例②—④,「泄」,趋向动词,活动由里及外;「谈」,言语动词,表达由里及外;「复」,趋向动词,活动由外及里。「出」,由动词引申为动量词后,仍具有标示出相关动词的词义特点的作用:「泄数十出」,排泄数十次;「剧谈一出」,畅谈一次;「复南塘一出」,回南塘一次或一趟。

又如:

①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庄子·逍遥游》)

②谨追辞叩头五百下,两手自搏。(《三国志·吴书·韦曜传》)

③(衡)农呼妻相出于庭,叩头三下。(《搜神记》,卷十一)

④如是五人各打十下。(《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例①, 「下」,亦趋向动词,表示由高处到低处的运动过程。例②—④,「叩」「叩」「打」,虽说都是动作动词,但其运动的施向,也都是由上及下,因此「下」引申作动量词后,仍有标示动词词义特点的作用。

分类

名量词

上古汉语的名量词,可分为以下七类:个体量词、器物量词、长度量词、容量量词、重量量词、面积量词和配制量词。

个体量词是指用天然单位「个」来计量的量词。在先秦,个体量词比较发达,是名量词的重要内容。如:

①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个行李告于寡君,而即安于楚。(《左传·襄公八年》)

②故天下诸侯罢马以为币,缕綦以为奉,鹿皮四个。(《国语·齐语》)

例①,杨伯峻说:「『个』,原作『介』,今依《释文》、《石经》、金泽文库本、宋本等及钱绮《左传札记》说正。」「个」或通「盖」,「一盖」即「一个」。如:

③秦乃者过柱山,有两木焉:一盖呼侣,一盖哭。(《战国策·赵策一》)

④一盖曰:「此非吾所苦也,是故吾事也。」(《战国策·赵策一》)

个体量词「个」,先秦时应用并不广。先秦时,不同类的名词,其个体量词也往往有不同的称呼。

①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经·召南·鹊巢》)

②晋侯许之七百乘。(《左传·成公二年》)

③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匹,齐师乃还。(《左传·襄公二年》)

④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战国策·赵策一》)

⑤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战国策·燕策三》)

⑥归公乘马,祭服五称。(《左传·闵公二年》)

⑦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墨子·节葬下》)

⑧枪二十枚,周置二步中。(《墨子·备城门》)

⑨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国语·鲁语下》)

⑩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飨其宗老,而为赋《绿衣》之三章。(《国语·鲁语下》)

⑪水火独一种,金木多品何?(汉·班固:《白虎通·五行》)

器物量词是指借助有容量的器物作为计量单位的量词。不过这种器物并不是刻意制造的有标准的量具,其容量可大可小,有随意性。如:

①与之一珠,使问赵孟。(《左传·哀公二十年》)

②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水救一薪之火也。(《孟子·告子上》)

③一箪食,一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孟子·告子上》)

④太后怒,迺令酌两酖,置前,令齐王起为寿。(《史记·吕太后本纪》)

长度量词是指用来计量长度、高度、深度、厚度、围度以及里程等方面的量词。如:

①(曹)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孟子·告子下》)

②今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之雀,世必笑之。(《吕氏春秋·贵生》)

③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庄子·外物》)

④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管子·地数》)

⑤龟千岁乃满尺二寸。(《史记·龟策列传》)

容量量词是计量容量的量词。容量量词有精确的计量标准,这是它与器物量词的本质区别。如:

①齐旧四量,豆、。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左传·昭公三年》)

②盐百升而釜。(《管子·海王》)

③请以令禁百钟之家不得事鞒,千钟之家不得为唐园,去市三百步者不得树葵菜。(《管子·轻重甲》)

④有日,无云,不风,当其时者稼有败。如食顷,小败;熟五斗米顷,大败。(《史记·天官书》)

例①,杨伯峻说:「杜注:『四豆为区,区,一斗六升。四豆为釜,釜,六斗四升。登,成也。』疑登即升,由小量升至大量也。自,用也。以升至釜,各用四倍。」又于「釜十则钟」下,杨氏注云:「杜注:『六斛四斗。』《周礼·考工记》郑注:『四升为豆,四豆曰区,四区曰,鬴十曰钟。』鬴即釜,古同音。」

重量量词是指用来计算重量的量词。重量量词也有严格的计量标准。如:

①墨辟疑赦,其罚百,阅实其罪。(《尚书·吕刑》)

②遂赋晋国一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③吾力足以举百,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④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战国策·秦策一》)

⑤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虡。(《战国策·齐策四》)

⑥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史记·留侯世家》)

⑦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史记·平准书》)

例①, 「」,量值说法不一,此取一锾为六两说。例②, 「鼓」,四百八十斤。杨伯峻说:「《孔子家语·正论篇》亦载此事,注云:『三十斤为钧,钧四为石,石四为鼓』,则以鼓为重量单位,当时之四百八十斤。《小尔雅》说同。」例③, 「钧」,三十斤为一钧。例④, 「斤」,十六两为一斤。例⑤, 「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例⑥, 「溢」,通「」,一镒等于二十四两。例⑦, 「两」「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半两为十二铢,十六两为一斤。

面积量词是指用来计量方域、土地及其他平面体面积的量词。如:

①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孟子·告子下》)

②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③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史记·赵世家》)

④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诗经·小雅·鸿雁》)

例①②, 「里」,用于计算方域面积。「方」指方圆,数词前加不加「方」字均可。例③, 「亩」,用于计算土地面积。周制,六尺为步,百步为亩。秦汉时,五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例④, 「」,墙体单位,用于计算平面体面积。古多以长高各一丈为一堵。

配制量词是指经过人们刻意搭配而成的计量单位。如:

①葛屦五两,冠緌双止。(《诗经·齐风·南山》)

②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论语·公冶长》)

③齐景公有马千驷。(《论语·季氏》)

④周君留之十四日,载以乘车驷马而遣之。(《战国策·东周策》)

⑤郑伯嘉来纳女、工、妾三十人,女乐二八,歌钟二肆。(《国语·晋语七》)

⑥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孟子·离娄下》)

⑦岁终布帛,取二制焉,馀以衣士。(《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⑧或取一编菅焉,或取一秉秆焉,国人投之,遂弗爇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⑨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庄子·人间世》)

⑩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例①, 「两」通「」,屦两枚为一緉。例②, 「乘」,马四匹;「十乘」,四十匹。例③, 「驷」,四匹马;「千驷」,四千匹马。例④, 「驷马」,四匹马;「驷」,四匹。例⑤, 「肆」,悬钟十六枚为一肆;「二肆」,三十二枚。例⑥,「乘」,四枚。例⑦, 「制」,古代布帛,广度称「纯」,长度称「制」,一制为一丈八尺;「二制」,三丈六尺。例⑧—⑩, 「秆」「薪」「土」,这些都是无法以「个」去计量的事物,因此只好论「秉」(把)、「束」(把)和「抔」(捧),「秉」「束」「抔」都是人为配制的量词,无标准,无量值。

动量词

由于上古汉语后期动量词才刚刚产生,资料十分有限,所以分类问题也无从谈起,只能从略。有关动量词的相关内容,具体在动量词的发展一节。

发展

名量词

名量词分为七类:个体量词、器物量词、长度量词、容量量词、重量量词、面积量词和配制量词。这七类量词中,尤以个体量词和长度量词、容量量词、重量量词的发展变化最值得关注。其中问题有:

所谓细化,是指发展中名词和量词的相互选择过程。汉语词汇,中古以后,产生一大批新生名词。与此相应的是,也必然产生一大批新生的名量词,在选择中,与名词相互适应,直到完全稳定、平衡为止。

汉语名量词,中古时期有了很大发展,在人物、动物、器物及其他事物方面都产生了一大批新生的名量词。如:

①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②时有象三头至江陵城北数里,攸之自出格杀之。(《宋书·沈攸之传》)

③须恒食一种雉肉,可得愈病。(《百喻经·病人食雉肉喻》)

④明于政体,吏才有余,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后汉书·崔寔传》)

⑤颎凡破西羌,斩首二万三千级,获生口数万人,马牛羊八百万头,降者万余落。(《后汉书·段颎传》)

⑥买肥猪肉脂合皮大如手者三四段。(《齐民要术·醴酪》,卷九)

⑦复有石碑四十八枚,亦表里隶书,写《周易》《尚书》《公羊》《礼记》四部。(《洛阳伽蓝记·报德寺》杨注,卷三)

⑧仙大师领金讫,将一万粒舍利,新经两部,造敕五通等嘱附(咐)小子,请到日本答谢国恩。(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⑨花岩院佛堂有金刚曼荼罗一铺。(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⑩皇帝闻奏,龙颜大悦,开库赐彫弓两张,宝箭二百只。(变文《汉将王陵变》)

到了近古汉语,这种新生的个体量词,更是俯拾即是,随处可见。如:

①雪窦颂一百则公案,一则则焚香拈出,所以大行于世。(宋·圆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②少顷,国相令人传语,送羊二羫,酒三十瓶,钱百贯,与使副洗尘。(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靖康大金山西军前和议录》,卷五十五)

③偶然一阵凡人气,大梵天王问曰:「今日因何有凡人俗气?」(《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④如向者吕子约书来说,近来看《诗》甚有味,录得一册来书,是写他读《诗》有得处。(《朱子语类·训门人》)

⑤好一局棋,黑白已分,只是末后一著,无人知得落处。(宋·虚堂和尚:《虚堂和尚语录》)

⑥而今剪一捻头发在此,怕婆要做头髭。(《张协状元》,第十九出)

⑦你去街上,有登科记,买一本归。(《张协状元》,第二十六出)

⑧方畅饮酣歌,忽听甚处风送一派乐声嘹亮。(《宣和遗事》)

⑨舍了我嫡亲子热血一腔。(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第一折)

⑩则为我生身母三焦病,许下喜孙儿做一柱香。(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第一折)

⑪则被一胞(泡)尿,爆的我没奈何。(元·杜仁杰:《庄家不识构阑》)

⑫今日崔宁的东人郡王,听得说刘两府恁地孤寒,也差人送一项钱与他。(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⑬马吃一和草时饮水去。(《老乞大》)

⑭将几个磨果钉子来,钉在这壁子上,挂几轴画儿。(《朴通事》)

⑮大姐骂一句,小子添一分精神。(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二折)

⑯至凶恶、害的军民利害的广西都指挥耿良,所犯不仁不义共二十八招,备载大诰武臣册内。(《皇明诏令·谕武臣恤军敕》)

观察名量词的发展,不仅要注意词量的更迭,更重要的是应当把目光集中在名词和量词的相互选择上。汉语名量词在细化中,有三种现象最值得注意:

(1)同量不同名。

汉语名词对量词的选择并非一次完成,而是有一个选择、细化过程。这一点,在个体量词发展中显得格外突出。所谓「同量不同名」,是指同一个量词,最初使用面很宽,与之搭配的名词不止一类。请比较以下各组资料:

张:弩/弓/剑/床/纸

①宠有强弩数千张,出军都亭。(《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

②并往桑弓一张,材理乃快,先所常用,既久废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便成老公,令人叹息。(《宋书·萧思话传》)

③小人请一张剑,并大王帐下亲兵一人为伴。(《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④于露处高叠八十张床。(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⑤再把一张纸折叠了,写成封家书,付与当直王吉。(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部:鼓吹/弄/经籍/众人

①又除宣城太守,给鼓吹一部,剑卒千人。(《洛阳伽蓝记·追先寺》杨注,卷四)

②颙又制长弄一部,并传于世。(《宋书·戴颙传》)

③写《春秋》《尚书》二部,作篆、科斗、隶三种字,汉右中郎将蔡邕笔之遗迹也。(《洛阳伽蓝记·报德寺》杨注,卷三)

④王留政教,佛演真宗,皆是十二部尊经,总是释迦梁津。(变文《庐山远公话》)

⑤无数龙神八部众,相随一队向前行。(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段:人/物/事/意气/文义/风光/姻缘/场地

①捉得知更官健,斩为三段,唤作厌兵之法。(变文《汉将王陵变》)

②师与邓隐峰刬草次,见蛇。……师却拈锹子截作两段。(《祖堂集》,卷四)

③某甲有一段事,欲问多时,未得其便。(《祖堂集》,卷四)

④或谓言深博,作一段意气,鄙薄人世,初不敢然。(《宋书·王微传》)

⑤盖这一段文义横在心下,自是放不得,必晓而后已。(《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⑥状元今日欲游街,一段风光好。(《张协状元》,第二十七出)

⑦丈夫,我想我和你这一段姻缘非同小可也。(明·朱有燉:《团圆梦》,第四折)

⑧杨温随员外入来后地,推开一个角子门,入去看一段空地。(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座:山/宫殿/亭阁/城门/书房/县/庄

①西上有一座名山,灵异光明,人所不至,鸟不能飞。(《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

②入到波罗国内,别是一座天宫。(《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③湖心中,有圣旨里盖来的两座瑠璃阁。(《朴通事》)

④行之三日,见一座城门,门上牌额云:「竺国。」(《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

⑤我要盖一座书房,木匠你来咱商量。(《朴通事》)

⑥大国长安一座县,唤做咸阳县,离长安四十五里。(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⑦这座庄,前临剪径道,背靠杀人冈。(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只(隻):戟/肢体/眼睛/桌子/词曲/屦履/食物

①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三国志·魏书·张邈传》)

②空中有一神人,送龙腿一只,可重三十余斤。(变文《叶净能诗》)

③公常常缩着一只手,是如何?(《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④忆师兄,哭太煞,失却一只眼,下世去。(《祖堂集》,卷四)

⑤你好似一只卓(桌)子。(《张协状元》,第十六出)

⑥这官人曾做三百单八只词,博得个屯田员外郎。(《张协状元》,第四十八出)

⑦当时推出这和尚来,一个书会先生看见,就法场上做了一只曲儿,唤做《南乡子》。(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⑧祖师留下一只履,直到如今觅不得。(《祖堂集》,卷十八)

⑨宋四公夜至三更前后,向金梁桥上四文钱买两只焦酸馅,揣在怀里。(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道:门锁/关卡/阶级/桥梁/光线/鬼符/仙气/野火

①复有铁锁四道,引刹向浮图四角。(《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卷一)

②若问三檯何处苦,咸言五道鬼门关。(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③古人以三道宝阶接人,未审和尚如何接?(《祖堂集》,卷十八)

④门外有两道金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⑤念经僧于夜房中坐念经,有三道光明来照。(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当巡礼行记》,卷三)

⑥净能遂取笔书一道黑符,吹向空中。(变文《叶净能诗》)

⑦(怀让和尚)初生之时,有六道白气应于上像。(《祖堂集》,卷三)

⑧又忽遇一道野火连天,大生烟焰,行去不得。(《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条:袈裟/棍棒/扁担/绦带/绳索/弓弦/脊骨/蜡烛/龙蛇/道路/刀具/仙气/罪状/人物

①有佛袈裟十三条,以尺量之,或短或长。(《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杨注,卷五)

②与阿耶三条荆杖来,与打煞前家歌(哥)子。(变文《舜子变》)

③茶博士去不多时,只见将五条捍棒来,撇在地上。(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④两条扁担向前颩,洪信洪义更强怎措手?(《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二)

⑤皇甫松去衣架上取下一条绦来,把妮子缚了两只手。(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⑥你明日领我去,做一条银厢花带。(《朴通事》)

⑦然后用麻绳一条,将女子丑哥两手缚住。(《元典章·前集刑部》)

⑧有卖的弓弦时将来,我一发买一条。(《老乞大》)

⑨德山老汉一条脊梁骨拗不折。(《祖堂集》,卷七)

⑩初如萤火,次若灯光,千条蜡烛焰难当。(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⑪我师,看此是九条馗头鼍龙,常会作孽,损人性命。(《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⑫而今只是弄得一条死蛇,不济事。(《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⑬圣人教人,如一条大路,平平正正,自此直去,可以到圣贤地位。(《朱子语类·训门人》)

⑭三人把三条朴刀,叫:「铁僧随我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⑮皇帝与高力士见一条紫气升空而去。(变文《叶净能诗》)

⑯国有宪章,三千条罪。(宋·虚堂和尚:《虚堂和尚语录》)

⑰咳,正是一条好汉。(《朴通事》)

枚:禽鸟/戟砮/珊瑚树/蛇虫/碑石/钉子/书案/草苫/香袋/舰船/火炬/瓜豆/橘桃/鸡子/食饼/铜钟/璧镜/钵盒/钱币/瓦器

①公子耻之,即使人多设罗,得鹯数十枚,责让以击鸠之罪。(《论衡·书虚》)

②连日续夜,大小呼嗟,败坏藏中矛戟五千余枚,以作戏具。(《三国志·吴书·孙琳传》)

③夏四月,辽东郡言肃慎国遣使重译入贡,献其国弓三十张,长三尺五寸,楛矢长一尺八寸,石砮三百枚。(《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④(石崇)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王)恺许比甚众。(《世说新语·汰侈》)

⑤时沛郡相县唐赐往比邨朱起母彭家饮酒还,因得病,吐蛊虫十余枚。(《宋书·顾觊之传》)

⑥浴堂下犹有石数十枚。(《洛阳伽蓝记·金光寺》杨注,卷四)

⑦有石碑一枚,背上有侍中崔光施钱四十万,陈留侯李崇施钱二十万。(《洛阳伽蓝记·正始寺》杨注,卷二)

⑧此病是野狐之病,欲得除喻(愈),但将一领毡来,大钉四枚,医之立差。(变文《叶净能诗》)

⑨在郡作书案一枚,及去官,留以付库。(《宋书·江秉之传》)

⑩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三国志·魏书·刘馥传》)

⑪惠生初发京师之日,皇太后敕付五色百尺幡千口,锦香袋五百枚。(《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杨注,卷五)

⑫别有八艚舰九枚,起四层,高十二丈。(《宋书·武帝纪上》)

⑬郭威下令令军士备办粮食,人持火炬一枚。(《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⑭以瓜子、大豆各十枚,遍布坑中。(《齐民要术·种瓜》,卷二)

⑮术出橘,绩怀三枚。(《三国志·吴书·陆绩传》)

⑯破鸡子十枚。(《齐民要术·炙法》,卷九)

⑰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百喻经·欲食半饼喻》)

⑱汉中城固县水际,忽有雷声,俄而岸崩,得铜钟十二枚。(《宋书·符瑞志上》)

⑲扉上有五行金钉,其十二门二十四扇,合有五千四百枚。(《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卷一)

⑳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水经注·泗水等》,卷二十五)

㉑因下玉台镜一枚,姑大喜。(《世说新语·假谲》)

㉒袆使左右徐虎儿以金合一枚饷幼文,铜钵二枚饷祖珍、隆伯。(《宋书·庐江王袆传》)

㉓此衣适可值一枚金钱。(《百喻经·为恶贼所劫失[插图]喻》)

㉔遗令俭葬,墓中惟置一坐,瓦器数枚,其余一无所设。(《三国志·魏书·裴潜传》)

头: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鱼蝇/亲事

①建初元年正月,会柳中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后汉书·耿弇列传》)

②作鸭臛法:用小鸭六头,羊肉二斤,大鸭五头。(《齐民要术·羹臛法》,卷八)

③蒸鸡法:肥鸡一头,净治,猪肉一斤,香豉一升,盐五合。(《齐民要术·蒸鱼法》,卷八)

④王有斗象七百头。(《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杨注,卷五)

⑤时跋提国送狮子儿两头与乾陀罗王。(《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杨注,卷五)

⑥作兔臛法:兔一头,断,大如枣。(《齐民要术·羹臛法》,卷八)

⑦日夕载鱼入上虞郭,经亲故门,各以一两头置门内而去。(《宋书·王弘之传》)

⑧连梦见青蝇数十头,来在鼻上,驱之不肯去,有何意故?(《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⑨我见你家艰难,好心来与你保这头亲事。(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一折)

种:宝器/柏木/乐器/食品/果物/文字/气味/祥瑞/恩泽/种族/人物

①诸子欲从其诲,朝廷不听,赐以东园朱寿(之)器,银镂、黄肠、玉匣、什物二十八种,钱二百万,布三千匹。(《后汉书·梁统列传》)

②维卫佛时,香山摩利大仙造三千种七宝乐器。(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③季龙取十三种肠,著大箧中,使辂射。(《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④焘又送毡各一领,盐各九种。(《宋书·张畅传》)

⑤且见香花千座,斋果万种。(《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⑥堂前有三种字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刻之。(《洛阳伽蓝记·报德寺》杨注,卷三)

⑦荷叶别有一种香。(《齐民要术·作鱼鲊》,卷八)

⑧亦可洗讫,作粥清,麦䴷末,如䖆、芥菹法,亦有一种味。(《齐民要术·种胡荽》,卷三)

⑨普佛世界,六种震动。(《法华经·序品》,卷一)

⑩慈母之恩,应无两种。(变文《庐山远公话》)

⑪于昭等从之,乃发兵救武威,降其三种胡。(《三国志·魏书·苏则传》)

⑫世间有两种人不得见王面。(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口:人口/缸钟类器物/井穴/刀剑/气息

①淮南余众数万口来奔。(《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②晞张先行不在,本村遇水,妻息五口避水移寄恭家。(《宋书·蒋恭传》)

③缸一口,直三百。(《齐民要术·种榆、白杨》注,卷五)

④有钟一口,撞之闻五十里。(《洛阳伽蓝记·龙华寺》,卷二)

⑤于中遂长穿井十口。(《齐民要术·种葵》,卷三)

⑥泉上数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水经注·汶水》,卷二十四)

⑦又特赐汝绀地句文锦三匹,……五尺刀二口,铜镜百枚。(《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⑧陛下但诏净能上殿赐坐,殿后蜜(密)排五百口剑。(变文《叶净能诗》)

⑨他别处画了一个官人的影来,一似那活的,只少一口气。(《朴通事》)

个:人物/家畜/肢体器官/岩石/风/船只/时间/哲理/方法

①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北朝民歌·无名氏:《捉搦歌》)

②(子胥)捉得两个外甥子安、子永。(变文《伍子胥变文》)

③我前日卖一个猪,又卖三只鸡。(《张协状元》,第十一出)

④我将这几个马卖去。(《老乞大》)

⑤治牛病:用牛胆一个,灌牛口中,差。(《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卷六)

⑥十个指头,刺人心髓。(唐·张鷟:《游仙窟》)

⑦两个大岩相对高起,一南一北,高各三丈许。(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⑧孙虫儿无分,见一个旋风儿绕定坟,来时节旋的慢,去时节旋的紧。(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

⑨而今诸公看文字如一个船阁(搁)在浅水上,转动未得。(《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⑩我此踏碓八个余月。(唐·法海:《六祖坛经》)

⑪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⑫此只是个死法。(《朱子语类·训门人》)

件:衣物/书籍/文字/话语/道理/事情/毛病

①次日,阿骨打遣其弟韶瓦郎君赍貂裘、锦袍、犀带等七件,云:「南使能驰射,皇帝赐。」(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卷四)

②心里著两件物不得。(《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③却没一件儿新衣裳,怎么好?(《朴通事》)

④若不读这一件书,便阙了这一件道理。(《朱子语类·训门人》)

⑤如此文字㬠多,但一件文字可用后,其余更何必援引?(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⑥语录是杂载,只如闲说一件话,偶然引上,经史上便把来编了。(《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⑦思量一件道理不透,便扬掉放一壁。(《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⑧官人道:「我吃,先烦你一件事。」(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⑨这员外有件毛病,要去那虱子背上抽筋,鹭鸶腿上割股。(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片:肉食/土地/云彩/片状物/心愿

①水尽,炙一片,尝咸淡。(《齐民要术·作鱼鲊》,卷八)

②我把些子兵士,似一片之肉,入在虎牙。(变文《韩擒虎话本》)

③这一片田地,好个卓庵。(《祖堂集》,卷十六)

④身挂天宫三珠服,足蹑巫山一片云。(变文《破魔变》)

⑤湖两边各有一片板,忽有人过,打板一下。(《祖堂集》,卷七)

⑥愿我捉得一片牛皮,一半鞔鼓,一半做鞋儿。(《张协状元》,第二十七出)

⑦望远浦几片帆归,听高楼数声画角。(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⑧尽把恩情,悄似梧叶儿一片轻。(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出)

⑨傥值明主得迁达,施展英雄一片心。(变文《伍子胥变文》)

例②, 「一片之肉」,「片」,《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作「斤」,此处从《敦煌变文校注》本,作「片」。

(2)同名不同量。

所谓「同名不同量」,是指同一类名词,在发展中选择了不同的量词。这表明量词在细化中,其适应面在逐渐减少,这是固化名量搭配关系的前奏。请比较以下各组资料:

柄/把:刀具

①十柄麻扎吊圈刀一时下,两个性命如何?(《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二)

②苗忠放下手里朴刀,右手换一把尖长靶短,背厚刃薄八字尖刀,左手捽住万秀娘胸前衣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八卷)

③剃头刀子一百把,剪子一百把。(《老乞大》)

两(辆)/乘:车子

①神虎门外,每旦车常数百两。(《宋书·傅亮传》)

②止须一乘车牛专供此园。(《齐民要术·种葵》,卷三)

③每日卅乘车般入内库,一日之内般运不尽。(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剂/服/裹/包:药

①尝有病,因法静尼就熙先乞治,为合汤一剂,耀疾即损。(《宋书·范晔传》)

②早间一服术附汤,午后又一服清凉散。(《朱子语类·训门人》)

③帝患手创积年,沙门出怀中黄散一裹与帝曰:「此创难治,非此药不能瘳也。」(《宋书·符瑞志上》)

④赵正怀里取出一包药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株/根/树/棵(颗):树木

①鲁郡孔子旧庭有柏树二十四株。(《宋书·武三王传》)

②东方种桃九根,宜子孙,除凶祸。(《齐民要术·种桃柰》,卷四)

③(枣)三步一树,行欲相当。(《齐民要术·种枣》,卷四)

④其时园内,新果万株,含青吐绿。(唐·张[插图]:《游仙窟》)

⑤大圣闻言,即令土地回去,与八戒跳过溪来,寻那颗杨树。(《西游记》,第七十九回)

只(隻)/根:箭

①(阿骨打)率诸酋至,各取所佩箭一只,掷占远近,各随所占,左右上马放围。(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卷四)

②那厮你也将那箭帒里再插三十根箭,弓帒里插一张弓,盔甲一副,环刀一口。(《朴通事》)

篇/首:诗文

①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漆十士。(《墨子·贵义》)

②(谢庄)所著文章四百余首,行于世。(《宋书·谢庄传》)

③初,萧衍子豫章王综来降,闻此钟声,以为奇异,遂造听钟歌三首,行传于世。(《洛阳伽蓝记·龙华寺》,卷二)

④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⑤这三首词都不如王荆公看见花瓣儿片片风吹下地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头/口/只(隻):牛马羊驼

①建初四年夏六月,雷击会稽鄞县羊五头,皆死。(《论衡·雷虚》)

②明年,比能帅部落大人小子代郡、乌丸、修武卢等三千余骑,驱牛马七万余口交市,遣魏人千余家居上谷。(《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③梁王闻吴军欲至,遂杀牛千头,烹羊万口,饮食塠(堆)如山岳,列在路边。(变文《伍子胥变文》)

④也先又说:「皇帝你没下饭,我送四十只大羊来。」(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⑤是铭见天道寒冷,与伯颜帖木儿讨车一辆,骆驼一只。(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盏/椀(碗):灯

①初夜,台东隔一谷岭上空中,见有圣灯一盏,众人同见而礼拜。(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②不多时,侯兴浑家把着一椀灯,侯兴把一把劈柴大斧头,推开赵正房门。(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艘/只(隻):船

①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②同从日本国过来船两只,到江南常州界著岸。(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③有战船三百余只,大小不一。(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三)

扇/片:门

①一振黑城关锁落,再振明(冥)门两扇开。(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②外面门破弗好看,叫小鬼来,你两个权化作两片门。(《张协状元》,第十出)

躯/尊:佛像

①(佛殿)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绣珠像三躯。(《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卷一)

②都维那僧法遇赠檀龛像一躯,以充归国供养。(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③铸了三尊佛(像),我待要上金来。(《朴通事》)

件/席:话语

①语录是杂载,只如闲说一件话,偶然引上,经史上便把来编了。(《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②今世有人知为学者,听人说一席好话,亦解开悟,到切己工夫却全不曾做,所以悠悠岁月,无可理会。(《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3)同名又同量。

所谓「同名又同量」,是指汉语量词在细化中,经过长期发展,某类名词对某类量词的选择日趋稳定,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搭配关系。请比较以下各组资料:

马:匹

①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②遣使上书,献骆驼二头,文马十匹。(《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③魏武帝尝梦有三匹马在一槽中共食。(《宋书·符瑞志上》)

④两个一人一匹马,行到一个所在。(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牛/驴:头

①时北土饥馑,乃散私谷十万斛,牛千头以振之。(《宋书·王玄谟传》)

②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驱逐水草,随时[插图]食。(《百喻经·杀群牛喻》)

③于耀灵殿上养驴数十头。(《宋书·后废帝纪》)

④老僧是一头驴。(《祖堂集》,卷十八)

⑤如何是一头水牯牛?(《祖堂集》,卷十六)

⑥年时又有一客人,赶着一头驴,着两个荆笼子里盛着枣儿,驼着行。(《老乞大》)

鼓/镜子/旗子:面

①四十二面大鼓笼天,三十六角音声括地,傍震百里山林,隐隐轰轰。(变文《伍子胥变文》)

②致知乃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全体通明,只被昏翳了,而今逐旋磨去,使四边皆照见,其明无所不到。(《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③二百面帝赐绣旗影里,三百条皇宣金槊丛中,甲光灼灼遮围着未遇君王。(《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二)

屏风/石磨/门板:扇

①屏风十二扇,画鄣五三张。(唐·张[插图]:《游仙窟》)

②譬之两扇磨行,便其齿齐不得。(《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③(两人)又同和尚走到后边屋里,……见两扇门开着。(《儒林外史》,第七回)

房屋/厅堂:间

①(王)微常住门屋一间,寻书玩古,如此者十余年。(《宋书·王微传》)

②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世说新语·赏誉》)

③铁塔北边,有四间堂,置文殊师利及佛像。(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④兀底一间小屋,四扇旧门。(《张协状元》,第四出)

书信:封

①子渊附书一封,令达其家。(《洛阳伽蓝记·大统寺》杨注,卷三)

②因台州国清寺僧巨坚归本寺,付书二封,送圆载上人所。(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

③(王氏)修一封书,叫当直王吉来。(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④我与你一封书,去见个人,也是我师弟。(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书籍:卷

①及破南皮,阅脩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三国志·魏书·王脩传》)

②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后汉书·方术列传下》)

③大师言:「十弟子,已后传法,递相教授一卷《坛经》,不失本宗。」(唐·法海:《六祖坛经》)

④三藏顶礼,点检经文五千四十八卷,各各俱足,只无《多心经》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

花/云彩:朵

①玉貌细看花一朵,蝉鬓窈窕似神仙。(变文《丑女缘起》)

②恰到第三日整歌欢之次,忽有一人著紫,忽见一人著绯,乘一朵黑云,立在殿前。(变文《韩擒虎话本》)

③(白衣妇人)手把白牡丹花一朵,面似白莲,十指如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④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砖/玉等块状物:块

①这天理说得荡漾,似一块水银滚来滚去,捉那不著。(《朱子语类·训门人》)

②上位,臣如今肚内一块硬结,怛谅着不好。(明·刘仲璟:《遇恩录》)

③崔宁谢了恩,寻一块一般的玉,碾一个铃儿。(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④大官人见庄门闭着,不去敲那门,就地上捉一块砖儿,撒放屋上。(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头巾/轿子:顶

①(那官人)头上裹一顶高样大桶子头巾。(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②当下差人押送,方出北关门,到鹅项头,见一顶轿儿,两个人抬着。(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③恰待奔入这店里来,见个男女,头上裹一顶牛胆青头巾,身上裹一条猪肝赤肚带。(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话语/偈语:句

①何得默然而不言,并不为妾说一句半句之偈?(变文《庐山远公话》)

②经中有一句语不会。(《祖堂集》,卷六)

③爹娘不听这句话,万事俱休;才听此一句话,托地两行泪下。(《张协状元》,第一出)

④我有一句话劝你,你肯听我么?(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一折)

食:顿

①今日有一顿饱食,便欲残害我儿子。(《宋书·徐湛之传》)

②(罗友)答曰:「闻卿祠欲乞一顿食耳。」(《世说新语·任诞》)

③阿娘就此盆中,始得一顿饱饭吃。(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④这几个贼汉们,一日吃三顿家饭。(《朴通事》)

眼泪等成行事物:行

①燕王闻之,泣数行而下。(《吕氏春秋·行论》)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③圣王才见了,流泪两三行。(变文《欢喜国王缘》)

④两行清泪星眸中堕,我这九曲柔肠刀割。(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第二折)

米粒等粒状物:粒

①昔尸毗王仓库为火所烧,其中粳米燋然,至今犹在。若服一粒,永无疟患。(《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杨注,卷五)

②青瑠璃瓶里有七粒舍利。(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③如一粒菜子,中间含许多生意。(《朱子语类·训门人》)

④庄中米粮搬过,不敢动一粒。(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种子/明珠等圆状物:颗

①候水尽,即下瓠子十颗,复以前粪覆之。(《齐民要术·种瓠》,卷二)

②刀山白骨乱纵横,剑树人头千万颗。(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③如粪扫堆上拾得一颗明珠。(《祖堂集》,卷五)

④只见一个猛兽,金睛闪烁,尤如两颗铜铃。(《张协状元》,第一出)

汉语的长度量词、容量量词和重量量词,虽然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但并不完善,也不统一。因此,其相关的量值问题也必然处于不断变化的发展之中。度量衡单位的历史变化,是汉语名量词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1)汉语度量衡单位量值的历史变化。

汉语度量衡量值的第一次变化始于先秦。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虽然已经建立起初步的度量衡制度,但并不统一。有的学者已经指出:「秦国的重量单位是铢、两、斤、钧、石;魏国用镒、;东周用、[插图];中山用石、刀等。容量单位虽多用升、斗,单位量值也不统一。秦国的一升约合今200毫升,赵国合175毫升,韩国合169毫升,楚国合225毫升。」

第二次变化是始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发展生产,巩固中央政权,秦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并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下四十字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召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歉(嫌)疑者,皆明一之。」并同时命令把诏书铸刻在秦权、秦量上,以示「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的决心。

《汉书·律历志上》曰:「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上古汉语里,常用的长度量词有「寸」「尺」「丈」「步」「里」「舍」等等。「寸」「尺」「丈」,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高度、广度、厚度、深度或圆度的;而「步」「里」「舍」,是用于测量甲乙间的平面距离的。这些始自上古汉语的用法,例示如下:

①马颊长二尺八寸。(《墨子·备城门》)

②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庄子·盗跖》)

③城中广二丈五尺二。(《墨子·备城门》)

④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庄子·天下》)

⑤繇朐汏辀,匕入者三寸。(《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⑥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庄子·外物》)

⑦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左传·僖公十二年》)

⑧守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墨子·备城门》)

⑨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这些用法,在中古、近古汉语里都得到了继承。下仅举数例说明之:

①(先主)身长七尺五寸。(《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②四月,初营宗庙,掘地得玉玺,方一寸九分。(《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③二十一日,虏作地道偷城内井,井深四十丈。(《宋书·索虏传》)

④脔形长二寸,广一寸,厚五分。(《齐民要术·作鱼鲊》,卷八)

⑤敕令两军于内里筑仙台高百五十尺。(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⑥金莲三寸太轻盈,言谈举止多风韵。(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九出)

值得注意的是,中古汉语的「里」不仅可以表示平面的里程,而且还可以表示高度。如:

①北沃沮一名置沟娄,去南沃沮八百余里。(《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②石济在滑台西南百二十里。(《宋书·垣护之传》)

③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④郭景纯以为(昆仑之山)自上二千五百余里。(《水经注·河水》,卷一)

当然,如果测量较低矮的人或物时,仍用「丈」「尺」「寸」「分」等单位。如:

①建武年中,颍川张仲师长一丈二寸,张汤八尺有余,其父不满五尺,俱在今世,或长或短。(《论衡·齐世》)

②泉上数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入穴丈余,高九尺许,广四五丈。(《水经注·汶水》,卷二十四)

③有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卷一)

还有,中古汉语里,表示圆度的计量单位,一般不用尺寸,而是用「围」,这也是应注意的。「围」,本是个动词,后引申作名词,可用于计算周长的约略单位,指人两手或两臂相合的长度。如:

①上有大禾,长五寻,大五围。(《山海经·海内西经》,卷十一)

②(许褚)长八尺余,腰大十围。(《三国志·魏书·许褚传》)

③及长,(虞延)长八尺六寸,要带十围。(《后汉书·虞延传》)

④豫章有大樟树,大三十五围,枯死积久,永嘉中,忽更荣茂。(《宋书·符瑞志上》)

⑤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世说新语·言语》)

⑥山丰野牛、野羊,腾岩越岭,驰走若飞,触突树木,十围皆倒。(《水经注·沔水》,卷二十七)

从战国时代起,虽然各个时代「分」「寸」「尺」「丈」名称相同,但具体量值并不相同。据丘光明研究,战国时代,一尺约合今制23.2厘米;秦汉时代,一尺约合今制23~24厘米;三国魏晋时代,一尺约合今制23.8~24.2厘米;南北朝时代,一尺约合今制24.5厘米或27.8~30厘米;隋唐时代,一尺约合今制29.5~30.2厘米;明代,一尺约合今制32~34厘米;清代,一尺约合今制32厘米。而缪启愉、缪桂龙认为西汉时代,一尺折合今制为231毫米(0.69市尺);魏晋时代,一尺折合今制为242~245毫米(约0.73市尺);后魏时代,一尺折合今制为280毫米(0.84市尺);所作结论与丘氏结论相差无几。由此可知,长度单位的标准化,是有个过程的。

《汉书·律历志上》曰:「量者,、合、升、斗、也,所以量多少也。……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同长度量词一样,先秦时代,各诸侯国的容量量词并不统一,甚至一国之内也不统一。据《左传·昭公三年》记载:「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齐景公的家臣陈氏(即田氏)为了收买人心,夺取政权,于是「三量皆登一焉」,即改四进制五进制: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

上古汉语常用的容量量词主要是「合」「升」「斗」「斛」。如:

①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庄子·天下》)

②故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此简公失德而田常用之也,故简公见弑。(《韩非子·二柄》)

③千二百黍为一龠,十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刘向:《说苑·辨物》)

④十撮为一抄,十抄为一勺,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孙子算经》,卷上)

中古汉语以后,「合」「升」「斗」「斛」,也都是历代所沿用的主要容量量词。下仅举数例说明之:

①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②时百姓饥饿,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后汉书·冯异传》)

③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④一亩用子三升。(《齐民要术·种麻子》,卷二)

⑤以葱白长三寸一升,细切姜、橘皮各二升,盐三合,合和之。(《齐民要术·蒸缹法》,卷八)

⑥併四钵纳一盂中,可集三斗六升。(变文《八相变》)

⑦两个妯娌也道:「俺吃三斗三升盐。」(《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从中古汉语起,容量量词也常用「石」(或作「硕」)。一斛等于十斗,一石(今音dàn)也是十斗,所以一斛也就是一石(南宋末改五斗为一斛)。这只是单位名称的更换而已,是词汇问题。如:

①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三国志·蜀书·郤正传》)

②七年粟百石,以赐孝子刘殷。(《搜神记》,卷十一)

③王经少贫苦,仕至二千石。(《世说新语·贤媛》)

④锁上亦有金铎,铎大小如一石瓮。(《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卷一)

⑤六日,生料米十硕送来。(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⑥(国王)遂惠白米一硕,珍珠一斗,金钱二千,彩帛二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⑦我一月只关一石五斗米,尚不肯背了主人。(《皇明诏令·戒谕管军官敕》)

同长度量词一样,古代容量量词的量值也有一个标准化过程。据研究,战国时代,秦国一升,约合今制200毫升;赵国一升,约合今制175毫升;韩国一升,约合今制169毫升;楚国一升,约合今制225毫升。秦统一中国后,一升量值以秦为准,约合今制200毫升。汉代,汉承秦制,没有变化。三国魏时,一升约合今制205毫升;南北朝时,梁陈一升,约合今制200毫升;齐一升约合今制300毫升。隋唐时代,一升约合今制600毫升;明代,一升约合今制1022.4毫升;清代,一升约合今制1035毫升。另据缪启愉、缪桂龙研究,西汉至魏晋时,一升折合今制200毫升(0.2市升),而后魏时,一升折合今制400毫升(0.4市升),可备一说。

《汉书·律历志上》又曰:「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上古汉语,常用的重量量词是「两」「斤」「石」。如:

①有能捕告,赐黄金二十斤。(《墨子·号令》)

②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③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韩非子·功名》)

④臣闻之,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强敌,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⑤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甬。(《礼记·月令》)

⑥其以为量(重),十二粟而当一分,十二分而当一铢,十二铢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铢为一两。(《淮南子·天文训》)

中古汉语,「铢」「两」「斤」「石」也继承下去,只是「斤」「两」则更为常见而已。下仅举数例说明之:

①益州既平,(先主)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②先是元嘉中,铸四铢钱,轮郭形制,与五铢同。(《宋书·颜竣传》)

③陵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世说新语·巧艺》)

④道士奏药名目:李子衣十斤,桃毛十斤,生鸡膜十斤,龟毛十斤,兔角十斤。(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⑤仰赐黄金二两,乱採(䌽)一束。(变文《秋胡变文》)

中古汉语,「斤」也成为「角力」时计量单位,这应当注意。如:

①肜有勇力,能贯三百斤弓。(《后汉书·祭遵传》)

②(盖延)身长八尺,弯弓三百斤。(《后汉书·盖延传》)

近古汉语里,重量单位又进一步细化,淘汰了「铢」,而又产生了十进制的「钱」「分」,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如:

①买三十钱麻油,把虼(蝌)蚪儿煎了,吃大麦饭。(《张协状元》,第十八出)

②我那相识人曾说:「他来时,八分银子一斗粳米,五分一斗小米,一钱银子十斤面,二分银子一斤羊肉。」(《老乞大》)

阴法鲁、许树安说:「秦汉以来,长度和容量皆为十进位制,唯重量非十进位。唐初制造『开元通宝』,规定每枚重二铢四累,十枚重一两,后来感到十钱为一两比二十四铢为一两更便于计算,于是就改用十钱为一两。宋代又将十进位的分、厘代替了钱以下的累、黍。这样,重量单位除仍用十六两为一斤外,其他单位也都采用了十进位制。」

同长度量词、容量量词一样,重量量词也同样存在一个标准化过程。据研究,先秦时代,各国的重量单位量值也是不统一的。秦国一石为120斤,折合今制每斤重约250.3克,而楚国一斤,约为今制每斤248克;西汉时代,每斤折合今制250克左右;隋唐时代,每斤约合今制750~664克;元代,一斤约合今制625克;明代,每斤约合今制593.1克;清代,每斤约合今制273.01克。另据缪启愉、缪桂龙研究,西汉时,一斤合今制240克(0.48市斤);后魏时,一斤合今制444克(0.89市斤)。

(2)度量衡单位量值的标准化及其影响。

由上面的论述可知,汉语度量衡单位的量值,在各个时代均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逐渐走向统一和规范。而这种发展趋势对其他几种量词的使用肯定是要带来一定的影响的。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自身影响。

所谓自身影响,是指度量衡单位量值的标准化,也就是它使用上的科学化和实用化。前面说过,自秦汉以来,汉语的长度量词和容量量词都是采用十进制体制的,唯重量量词特别,与众不同。但到了近古汉语,「斤」「两」「分」「钱」等单位自成系统之后,十进制体制也就基本建立起来了(「斤」除外,仍是十六两为一斤)。

第二,同名异实者被淘汰。

汉语量词中,有许多同名异实者,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斗」「升」「斛」「石」「钟」几个词。这些词,有的是同名异物;有的则可能是同物异用。不管是哪一种,均可归为同名异实者。如「斗」,既是饮酒器具,又是容量单位,是量器名,但两者该是同名异物,不是一种东西。如:

①酌以大斗,以祈黄耇。(《诗经·大雅·行苇》)

②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庄子·胠箧》)

③十升为斗,十斗为斛。(《汉书·律历志上》)

例①, 「」,盛酒器名,有柄。《毛传》云:「大斗,长三尺也。」依孔疏,知「三尺」为柄长三尺。例②③, 「斗」为量具名和容量单位名,与「大斗」之「斗」当是两物,后酒器名「斗」被淘汰。

又如「石」,既是容量单位名,又是重量单位名,两者也是同名异物,后重量名「石」被淘汰。如:

①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史记·伍子胥列传》)

②钧衡石,角斗桶,正权概。(《吕氏春秋·仲春》)

③素木铁器若巵茜千石。(《汉书·货殖传》)

例①②, 「五万石」「衡石」,「石」为容量单位名、量器名,十斗为一石。例③, 「千石」,「石」,重量单位名,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即一百二十斤。

又如「斗」「升」「斛」「石」「钟」,它们作为容量单位,既可用于计量粮食谷物,又可用于计量酒水,这其实是同物异用,实际上也是同名异实。后来发展证明,这些词只能用于容量单位,而用于计量酒水的功能被淘汰了,又代之以一批新生的器物量词。如:

①试以一斗水灌冶铸之火,气激襒裂,若雷之音矣。(《论衡·雷虚》)

②传语曰:「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论衡·语增》)

③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④及帝崩,庆号泣前殿,呕血数升,因以发病。(《后汉书·章帝八王传》)

⑤初,湛家数见怪异,未败少日,所眠床忽有数升血。(《宋书·江湛传》)

⑥(郑玄)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后汉书·郑玄传》)

⑦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世说新语·任诞》)

⑧柳罐令受(水)一石。(《齐民要术·种葵》,卷三)

⑨唯河东裴子明为诗不工,罚酒一石。(《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杨注,卷四)

⑩酒有千斛,肉乃万斤。(变文《伍子胥变文》)

「斗」「升」「斛」「石」「钟」,作为容量量词,既可以计量粮食、谷物,又可以计量酒水等液状物,后来被逐渐淘汰,而代之以一批新生的器物量词。这种发展趋势,从汉代已经开始,直至近古汉语。如:

①夫熯一炬火,爨一镬水,终日不能热也。(《论衡·感虚》)

②还京都,高祖封药酒一罂付祎,使密加酖毒。(《宋书·张畅传》)

③卿昔尝见臣,今不能见劝一盃酒乎?(《宋书·刘穆之传》)

④先煮一釜粗粥,然后净洗用之。(《齐民要术·醴酪》,卷九)

⑤一七日,旦,着井花水一碗。(《齐民要术·作酢法》,卷八)

⑥净能奏曰:「索水一盆。」(变文《叶净能诗》)

⑦酒行至十四盏,臣括等共辞之。(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⑧好一釜羹,被两颗鼠粪污却。(宋·虚堂和尚:《虚堂和尚语录》)

⑨叫小二来,送一瓶酒,一方米,一块豆腐。(《张协状元》,第十一出)

⑩可怜他那媳妇十分孝顺,家中艰难,问我赊了一壶酒,要到坟上去祭他公公。(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二折)

⑪(郭立)掀起帘子看一看,便是一桶水倾在身上。(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⑫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水浒传》,第三回)

(1)方域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上古和中古时期,计算大面积的方域,常用的量词或单位词是「里」,或在「里」前加上「方」「广」「广圆」「周」「周回」等词,表示其后的数词是两数相乘,是用于计算面积的。如:

①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孟子·万章下》)

②今秦地断长续短,方数千里。(《战国策·秦策一》)

③有范林方三百里。(《山海经·海外南经》,卷六)

例①—③, 「方」表示方圆,「千里」「百里」等不是计算长度,而是表示两数相乘,用于计算面积。

数词前如不用「方」,还可以用别的词。如:

④又北三百五十里,曰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无草木鸟兽。(《山海经·北山经》,卷三)

⑤浙江又东北得长湖口,湖广五里,东西百三十里。(《水经注·渐江水等》,卷四十)

⑥武溪水又南入重山,山名蓝豪,广圆五百里,悉曲江县界。(《水经注·资水等》,卷三十八)

⑦沔水又东得浐口,其水承大浐、马骨诸湖水,周三四百里。(《水经注·沔水》,卷二十八)

⑧(朱崖州)周回二千余里,径度八百里,人民可十万余家。(《水经注·青衣水等》,卷三十六)

如果计算的是体积,还得加上「尺」「仞」「丈」等长度量词。如:

⑨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山海经·海内西经》,卷十一)

⑩东入衡阳湘乡县,历石鱼山下,多玄石,山高八十余丈,广十里,石色黑而理若云母。(《水经注·资水等》,卷三十八)

计算方域面积,古代还有「井」「通」「成」「终」「同」「封」「畿」等概念。如《汉书·刑法志》说:「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从「井」至「畿」共七级,这些方域概念在后代文献中并没有多少继承下来。

(2)土地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古代计算土地面积,最常见的量词是「亩」和「顷」。如:

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②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插图]粥。(《庄子·让王》)

③万乘为耕田百万顷,为户百万户。(《管子·揆度》)

④乃进田万顷。(《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但是,「亩」「顷」的量值,说法并不统一。周代以横一步(六尺为步),纵百步为亩;而秦以横一步(五尺为步),纵二百四十步为亩。至于「顷」,或以十二亩半为顷,或以百亩为顷,说法也不统一。

两汉以后,「亩」「顷」等量词在语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

①进给衣服车乘,田三十顷,岁给谷五千斛。(《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②及在公辅,有宅数亩,田不过一顷,复推与兄子。(《后汉书·郭丹传》)

③种蓝十亩,敌谷田一顷。(《齐民要术·种蓝》,卷五)

④每户给田二顷五十亩。(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卷十九)

⑤比说道百户管一百二十一名军,便是种一百二十一亩田。(《皇明诏令·谕武臣恤军敕》)

古代如果计算小块土地面积,也常用量词「步」。「步」是长度量词,量值说法不一:周代以六尺(或言「八尺」)为步,秦代以五尺(或言「六尺」)为步。以「步」为计量单位,来计算土地面积,这主要应用于中古时期。如:

①是山也,广员三百步,其名曰发丸之山。(《山海经·北山经》,卷三)

②阙之东北有浴池,方四十许步;池中有钓台,方十步。(《水经注·泗水等》,卷二十五)

③其寺东西南北方五百步。(《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卷三)

④台东有曲池,池北列两钓台,水周六七百步。(《水经注·睢水等》,卷二十四)

如果「方」「广」或「长」「广」对举,则「方」「广」常指长度和宽度。如:

①所作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广五里。(《水经注·沭水等》,卷二十六)

②郁依范蠡《养鱼法》作大陂,陂长六十步,广四十步,池中起钓台,池北亭,郁墓所在也。(《水经注·沔水》,卷二十八)

在先秦,还有「町」「畦」「畹」等小块土地面积名称。其实它们并不是真正的面积单位,因为它们既无确切的量值,也不能进入法定的进制系统。「」,本义当指正在整治的小块田地。《说文》云:「町,田践处曰町」,段注以为「此『践』字疑浅人所增,……『田处』者,谓人所田之处」。「所田之处」,就是指正在整治的小块田地,所以《急就篇》注云:「町,一曰治田处也。」

「町」由名词义,也可引申为动词,指划分、约束。如:

①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②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庄子·人间世》)

」「」这些词,也无固定的量值。如:

①(子贡)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庄子·天地》)

②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楚辞·离骚》)

例①, 「畦」,《释文》引《说文》云:「五十亩曰畦。」

又《史记·货殖列传》「若千亩卮茜」句《史记索隐》引汉刘熙云:「今俗以二十五亩为小畦,五十亩为大畦。」例②, 「畹」,《说文》云:「畹,田三十亩曰畹。」段注云:「大徐本『三』作『二』,误。《魏都赋》『下畹高堂』张注云:『班固曰:「畹,三十亩也。」此盖孟坚《离骚章句》『滋兰九畹』之解也。王注乃云『十二亩曰畹』。」

到了中古汉语,「町」「畦」「畹」虽然仍可出现于文献之中,但它们也并没有进入法定的进制系统。如:

①近春田三顷,秋园五畦,若此无灾,山装可具。(《宋书·周朗传》)

②以亩为率:令一亩之地,长十八丈,广四丈八尺;当横分十八丈作十五町;町间分为十四道,以通人行,道广一尺五寸;町皆广一丈五寸,长四丈八尺。(《齐民要术·种谷》,卷一)

③向东北遥望,谷底深处数十町地,见白银之色。(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④怀宝自足珍,艺兰那计畹?(宋·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其一)

(3)平面体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古代计算平面体面积的量词,最常见的有四个词,这就是「版」「堵」「雉」「面」。一般认为,墙高二尺、长八尺为一版;墙高一丈、长一丈叫一堵;墙高三丈、长一丈叫一雉。而「面」,多用于计量带有平面的物体或片状物体。中古汉语以后,除「雉」外,其余的词都继承下来了。如:

①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诗经·小雅·鸿雁》)

②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③筑十版之墙,凿八尺之牖。(《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④三国攻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史记·赵世家》)

⑤郦县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水经注·潕水》,卷三十一)

⑥见一颩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元·睢景臣:《高祖还乡》)

⑦走了一里田地,苗忠却遇着一堵墙。(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⑧我家墙也倒了几堵。(《朴通事》)

配制量词,从量值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确切量值的,一类是无确切量值的。

有确切量值的又可分为两个小类:

(1)量词为「两(緉)」「双」「对」「副」等等,与之搭配的名词多为自然或人工搭配的成双成对的事物。

这种配制量词起源较早,其发展,几乎贯穿整个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之中。如:

①葛屦五两,冠緌双止。(《诗经·齐风·南山》)

②操二三量不借,挂屋后楮上。(《搜神记》,卷十七)

③得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搜神记》,卷十一)

④元康末至太安间,江淮之域,有败编自聚于道,多者或至四五十量。(《宋书·五行志一》)

⑤薛大使施三两袜,刘译语九疋绢,新罗刀子十枚,袜五两,自余资供不少。(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⑥一双臂腕,切我肝肠。(唐·张[插图]:《游仙窟》)

⑦你不接丝鞭后,哭损我一双眼。(《张协状元》,第四十八出)

⑧李洪义这里自扎(眨)一对眼。(《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二)

⑨这些众人,都攛掇道:「好对夫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⑩一对靴上都有红绒雁爪。(《老乞大》)

⑪我这几日差使出去,好姐姐,你做馈我一副护膝。(《朴通事》)

例①⑤, 「两」通「緉」。《说文》:「緉,履两枚也」。由此引申,成双的袜子自然也可称「两(緉)」。例②④, 「量」,亦通「緉」。例④「败编」,《晋书·五行志》「编」作「履」。例⑪, 「一副」即「一对」。

(2)量词为「匹(疋)」「端」等等,与之搭配的名词多为布帛绫绢之物。

「匹()」「端」不应列入长度量词,因为它们不能进入「分」「寸」「尺」「丈」的十进制系统。「匹(疋)」「端」先秦时代很少用,两汉以后得以继承,但「端」的使用频率不高。如:

①秦王曰「善」,因以文绣千匹,好女百人,遗义渠君。(《战国策·秦策二》)

②迺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③其生时以夜,适免母身,母见其上若一疋练状,经上天。(《论衡·吉验》)

④诏书慰劳,赐绢七百匹。(《三国志·魏书·孙礼传》)

⑤汉乃遣单于使,令谒者将送,赐彩缯千匹,锦四端,金千斤。(《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⑥上许之,给锦百疋,杂缯三百疋。(《宋书·薛安都传》)

⑦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遗筒中笺布五端。(《世说新语·雅量》)

⑧市施主杨差人送来绢一疋,褐布一端,钱一千文,充路上用。(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⑨张令遂于笼中取绢廿疋上尊师。(变文《叶净能诗》)

⑩(王君廓)后来降了唐高祖,教他做左武卫将军,赐彩叚(缎)一百匹,教他去镇守幽州。(《皇明诏令·戒谕管军官敕》)

例①—⑩, 「匹(疋)」,古代通常说法是四丈为一匹,后或曰五十尺、百尺为「匹」,情况不一。「端」,依《周礼·地官·媒氏》「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句郑注之说,当以两丈为端,后或曰六丈、八丈为「端」,情况也有所不同。

无确切量值的配制量词也分为两个小类:

(1)量词为「把」「聚」「洪」「撮」「掬」「串」「溜」「缕」「裹」「陌」等等,与之搭配的名词多为不可以「个」来计算的集合事物。这些量词,主要使用在中古和近古汉语里。如:

①米里着蒿叶一把,白盐一把。(《齐民要术·飱饭》,卷九)

②譬如昔日有二小儿,入河遨戏,于此水底得一把毛。(《百喻经·小儿争分别毛喻》)

③三间屋,得作百石豆。二十石(豆)为一聚。(《齐民要术·作豉法》,卷八)

④五十头(紫草)作一洪,着敞屋下阴凉处棚栈上。(《齐民要术·种紫草》,卷五)

⑤又方:朱砂三指撮,油脂三合,清酒六合,暖,灌,即差。(《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卷六)

⑥欲种时,布子于坚地,一升子与一掬湿土和之,以脚蹉令破作两段。(《齐民要术·种胡荽》,卷三)

⑦一串数珠长在手,常常相续念弥陁。(变文《难陁出家缘起》)

⑧譬之铺一溜柴薪,从头爇著,火到处,其光皆一般,非是有一块物推著行将去。(《河南程氏遗书》)

⑨却元来是用斧截青丝一缕。(《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⑩那着紫衫的人怀里取出一裹松子、胡桃仁,倾在两盏茶里。(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⑪我和你也该去你公公坟上浇一盏酒,烧一陌纸。(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二折)

(2)量词为「袭」「本」「科」「剂」「贯」「具」「帖」「副」「套」「床」等等,与之搭配的名词多为成套的事物。如:

①官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赐相国衣二袭。(《史记·赵世家》)

②(刘宽)迁侍中,赐衣一袭。(《后汉书·刘宽传》)

③谚曰:「葱三薤四」。移葱者,三支为一本;种薤者,四支为一科。(《齐民要术·种薤》注,卷三)

④(殷)浩感其至性,遂令舁来,为诊脉处方,始服一剂汤便愈。(《世说新语·术解》)

⑤三七日,以麻绳穿之,五十饼为一贯,悬着户内。(《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卷七)

⑥作羊蹄臛法:羊蹄七具,羊肉十五斤,……生姜十两,橘皮三叶也。(《齐民要术·羹臛法》,卷八)

⑦威仪有鼓角金钲,弓箭一具,戟二枝,槊五张,左右带刀不过百人。(《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杨注,卷五)

⑧我有一帖药,其名曰阿魏。(唐·无名氏:《蜀童谣》)

⑨赐仆并随行人鞍马一副。(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卷十二)

⑩咱这官人要打一副刀子,好生细详,这五件儿刀子你用心下功夫打。(《朴通事》)

⑪钦蒙各赐金绣衣服一套,全辔鞍马一匹。(明·刘仲璟:《遇恩录》)

⑫去空野处除了花朵,溪水里洗了面,换一套男子衣裳着了。(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⑬因他一床乐器都会,一府里人都叫做李乐娘。(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例①②, 「二袭」「一袭」,「二袭」就是两套,「一袭」就是一套。一套是指单衣夹衣各一件,合为一套,所以裴骃《史记集解》说:「单复具为一袭。」例③,「一本」,指移植大葱要三根一窝;「一科」,指移植蕌头要四个鳞茎一窝。「三支」「四支」,这也是一套。例④⑧, 「一剂」「一帖」,药论「剂」,「剂」亦称「帖」。每剂药,都是由多种药材配成。例⑤, 「一贯」就是一串,五十个酒曲饼为一串。例⑥, 「羊蹄七具」,当指二十八只羊蹄,四只羊蹄算「一具」。例⑦, 「一具」,弓、箭各一,配在一起算「一具」。一具就是一套。例⑨⑩, 「鞍马一副」,指马匹和鞍具都各自配套,两者合在一起才算「一副」。「一副刀子」,由下文可知,至少要有五把才算「一副」。例⑪⑫, 「一套」,可能指衣裤合称为「一套」。例⑬, 「一床」就是「一套」。每套乐器或五件或七件不等。

古代数词或数量词同名词的组合,我们统称为「数量结构」。其结构类型有四种:A.数+名,B.名+数,C.名+数量,D.数量+名。下面就此四种形式,分别论述之。

(1)「数+名」结构(A)。

上古汉语里,A式结构早已存在。数词可以直接放在名词之前,中间并不需要量词。如:

①甲戌卜,贞:翼乙亥,㞢于且乙三牛。(《合集》,1520)

②贞:沉十羊十豕?(《合集》,16191)

③王凡三方。(《大丰簋》)

④症馘百,执讯二夫。(《[冬戈]簋》)

到了上古汉语的中后期,这种结构也很容易找到。如:

①子曰:「作者七人矣」。(《论语·宪问》)

②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孟子·滕文公下》)

③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战国策·齐策一》)

④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2)「名+数」结构(B)。

B式结构在整个上古汉语里都是存在的,但使用频率不及A式结构高。如:

①庚子卜:㞢父乙羊九?(《合集》,21065)

②甲午卜:又于父丁,犬百,羊百,卯十牛。(《京》,4066)

③矩或取赤虎两鹿乘两,鞈(韦合)一,才(裁)廿朋。其舍田三田。(《裘卫盉》)

④易汝弓一,矢束,臣五家,田十田。(《不[插图]簋》)

⑤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尚书·召诰》)

⑥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论语·雍也》)

⑦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左传·文公四年》)

在整个上古汉语里,A式结构和B式结构相比,A式是主要的。B式当视为A式的变体,不应看作是定语后置。否则,难以解释为什么同一种语言材料会生成AB两种形式。B式结构虽不及A式结构用得普遍,但它的存在却为C式结构的产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B式和C式结构,都是一种过渡性的结构。

(2)「名+数量」结构(C)。

C式结构,上古汉语前期就已经产生,不过数量极少。如:

①马廿丙有……(《前》,19.1)

②叀贝十朋,吉。(《合集》,29694)

③何易贝三十朋。(《何尊》)

④易女马十匹,牛十。(《卯簋》)

到了上古汉语中后期,C式结构也延续下来。如:

①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诗经·小雅·六月》)

②见子皮如上卿,以马六匹。(《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③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封万户。(《史记·吴王濞列传》)

④建初三年,零陵泉陵女子傅宁宅,土中忽生芝草五本,长者尺四五寸,短者七八寸。(《论衡·验符》)

到了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C式结构也一直沿用下去。如:

①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②初,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后汉书·光武帝上》)

③太妃家在建康县界,家贫,有草屋两三间。(《宋书·明帝陈贵妃传》)

④掘地得古承水铜龙六枚。(《水经注·谷水》,卷十六)

⑤重病得愈者,使种杏五株。(《齐民要术·种梅杏》,卷四)

⑥至耆贺滥寺,有佛袈裟十三条,以尺量之,或短或长。(《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杨注,卷五)

⑦付前路书状两封,别有手札。(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⑧遂书符一道,抛向水中。(变文《叶净能诗》)

⑨河内有粮船百只。(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⑩后(哈铭父子)又将自己穿的衣服换羊一只,又去朝见。(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C式结构显然是由B式结构演变而来的。B式结构有时是表达不明的。如「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论语·雍也》),其中的「粟九百」,因数词下缺少具体量词而表达不明。何晏《论语集解》引「孔曰:『九百,九百斗。辞,辞让不受』」,经过孔安国的注释,后人方知「粟九百」的具体量值。此例突出说明了C式结构产生的原因。

(4)「数量+名」结构(D)。

上古汉语中期,D式结构已经产生。如:

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②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③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孟子·告子下》)

④杀一牛,取一豆肉,余以食士。(《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到了上古汉语后期,《史记》《论衡》中也不乏D式用例。如:

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②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史记·大宛列传》)

③悼公元年正月庚申,栾书中行偃弑厉公,葬之以一乘车。(《史记·晋世家》)

④高祖从亭长,提三尺剑取天下。(《论衡·恢国》)

汉语D式结构,大量使用是在中古汉语、近古汉语时期,并最终成为数量结构的最主要形式。如:

①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三国志·魏书·张邈传》)

②(蛇)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搜神记》,卷十九)

③墓前有数十亩田,不属原平。(《宋书·郭原平传》)

④水右有三层浮图,真容鹫架,悉结石也。(《水经注·漯水》,卷十三)

⑤斋前种一株松。(《世说新语·言语》)

⑥收讫,即急耕,依去年法,胜作十顷谷田。(《齐民要术·种葵》,卷三)

⑦须恒食一种雉肉,可得愈病。(《百喻经·病人食雉肉喻》)

⑧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北周·庾信:《拟咏怀》,其三)

⑨大师言:「十弟子,已后传法,递相教授,一卷《坛经》,不失本宗。」(唐·法海:《六祖坛经》)

⑩于露处高叠八十张床。(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⑪对三百员战将,四十万群臣仰酺,大设列馔珍羞,祭其王陵忠臣之母,赠一国太夫人。(变文《汉将王陵变》)

⑫古佛殿里拾得一行字。(《祖堂集》,卷四)

⑬南山有一条鳖鼻蛇,汝等诸人切须好看取。(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⑭一片心只待求食巴谩,两只手偏会拏云握雾。(《宣和遗事》)

⑮你二升米,看承做两斛珠。(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楔子)

⑯当时杨三官人受这一口气,便不奈烦。(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汉语数量结构,由C式变成D式,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如果承认C式结构是由B式结构发展而来的,那么也得承认C式结构的功能作用是陈述而非描写。

现在的问题是,C式结构又变成D式结构的原因,周生亚认为,总的原因,这是由汉语历史语法的易位律决定的。当量词从名词中分化出来之后,它和数词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密。前面已讲过,量词产生的最原始的作用即在于是对事物的描写和分类标记而非记量。因此,C式结构越来越不适合语言需要,而要变为D式结构。D式结构的优点是,既能满足记量的需要,又具有对名词的分类和描写作用,因而才发展为汉语数量结构的主体形式。

在上古汉语里,最初的D式结构,数量词和名词之间往往要加进一个助词「之」字。这种结构的特点,凸显了数量词的描写性质。如:

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公孙丑下》)

③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庄子·天下》)

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庄子·逍遥游》)

⑤穰侯越韩魏而东攻齐,五年而秦不益一尺之地,乃成其陶邑之封。(《韩非子·定法》)

⑥富人之宅,以一丈之地为内。(《论衡·别通》)

⑦投一寸之针,布一丸之艾于血脉之蹊,笃病有瘳。(《论衡·顺鼓》)

例①—⑦, 「百亩」「三里」「七里」等等,既是记量,也是描写。有时,语言中数量词加在名词之前,纯属描写,而非记量。这种情况,上古和中古汉语都是存在的。如:

①可以讬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

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③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韩非子·定法》)

④夫千仞之木,既摧于斧斤,一寸之草,亦瘁于践蹋。(《宋书·王景文传》)

⑤我不欲作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百喻经·三重楼喻》)

⑥手提三尺之剑,清(请)讬六尺之躯,万邦受命。(变文《伍子胥变文》)

⑦今三尺之童皆谓虏不可和。(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一)

有时数量词和名词之间还可以出现其他修饰语,这也可以证明数量词的描写作用。这种用法主要是从中古汉语开始的。如:

①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后汉书·刘盆子传》)

②今日有一顿饱食,便欲残害我儿子。(《宋书·徐湛之传》)

③先煮一釜粗粥,然后净洗用之。(《齐民要术·醴酪》,卷九)

④忆昔刘项起义争雄,三尺白刃,博乱中原。(变文《汉将王陵变》)

⑤头上梳钗,变作一团乱蛇。(变文《破魔变》)

⑥便只住此中,为我作个国主,也甚好一段风流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⑦在路平地尚可,那堪顿着一座高山,名做五矶山。(《张协状元》,第一出)

⑧无半点夫妻恩义,怀一片狠毒心肠。(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二十一出)

⑨苗忠放下手里朴刀,右手换一把尖长靶短,背厚刃薄八字尖刀,左手捽住万秀娘胸前衣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⑩只为一点悭吝未除,便弄出非常大事,变做一段有笑声的小说。(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汉语名量词在发展中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叠用问题。这种叠用,有的会带来语法意义的变化,有的只是量词意义的综合运用。叠用的量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同量叠用(AA式),二是异量叠用(AB式)。下面分别讨论之:

(1)同量叠用(AA)。

同量叠用,是指同一个量词的叠用,也就是把同一个量词再重叠一次。同量叠用,有逐指义,意在言多。这种形式主要是使用在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里。如:

①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法华经·譬喻品》,卷二)

②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世说新语·黜免》)

③五台周圆五百里外,便有高峰重重,隔谷高起,遶其五台而成墙壁之势。(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④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⑤刀剜骨肉斥斥(尺尺)破,剑割肝肠寸寸断。(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⑥双脚跟头皴又躃,发如驴尾一枝枝。(变文《丑女缘起》)

⑦耕夫一见,个个眉开。(《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⑧二祖种种说心说性,俱不契。(宋·大慧普觉禅师:《答刘宝学》)

⑨篇篇如此,不知是甚意思。(《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⑩天下事无高无下,无小无大,若切已下功夫,件件是自家底。(《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⑪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元·关汉卿:《不伏老》)

⑫阁前水面上,自在快活的是对对儿鸳鸯;湖心中浮上浮下的是双双儿鸭子。(《朴通事》)

(2)异量叠用(AB)。

异量叠用,是指不同类的量词叠用。异量叠用,意在量词的综合运用,不在言多。异量叠用,如细分,又有两种情况:一类是计量对象多为同类事物或相关事物,一类是计量对象多为异类事物。前类的AB式产生于《史记》,至中古、近古汉语而广泛使用;后类的AB式,主要是使用在近古汉语里,应用不广。

前类如:

①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②得伪辇及云母车,宝器山积,锦罽万端,牛马驴骡驼十万头匹。(《世说新语·雅量》刘注引《续晋阳秋》)

③每节宰相及常参官共赐钱五百贯文,翰林学士一百贯文。(《旧唐书·德宗纪下》)

④生口、细小等活捉三百余人,收夺得驼马牛羊二千头疋,然后唱《大阵乐》而归军幕。(变文《张议潮变文》)

⑤本路前后接战及劫寨共八十余次,斩获及擒贼兵共计五百九十九人,及夺到孽畜八千五百五十三头匹口。(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四)

例①, 「户口」,是对人家和家人的计量。计家称「户」,计人称「口」,各有各的意义,但「户」「口」相关。例②④⑤, 「头匹」或称「头疋」,「头匹口」,都是对大牲畜的群体计量,不再细分。历史上,对马的计量,常用「匹(疋)」;对牛羊驼,常用「头」。「口」,不仅可以称人,也可用于牛、猪的计量,如「垅种千口牛,泉连百壶酒」(北齐·高昂:《征行诗》),「顾大嫂分付火家,宰了一口猪,铺下数般果品按酒,排下桌子」(《水浒传》,第四十九回)。因此,「头匹口」是一群大牲畜计量的总称,而牛马驴骡羊驼等都属同类事物。例③, 「贯」「文」都是货币的计量单位。古代先有「贯」,后有「文」。古代千钱为「贯」,南北朝以来,钱一枚也称一文,如「子贷金钱千贯」(《史记·货殖列传》),「都合收钱五十八万三千二百文」(《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卷五)等等。因此,「贯文」当是计量单位的合称。

后类的AB式,其计量的对象为异类事物,因此叠用的量词各有各的意义,很像是量词的临时组合。如:

①此来为江南欲守见存之地,每岁共银绢各二十五万匹两。(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②孛堇等先归,仆与益等留涿州十日,候宣抚司发到赏军银绢三十万匹两。(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卷十五)

例①, 「二十五万匹两」,犹言「绢二十五万匹」,「银二十五万两」,「绢」「银」不是同类事物,「匹」「两」各有各的意义。句中用「各」字,其义自明。例②, 「三十万匹两」,也是指绢三十万匹,银三十万两,各有所指。

动量词

有关汉语动量词的产生问题,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古代数词或数量词同动词的组合,统称为「动量结构」。同数量结构一样,汉语的动量结构也有四种类型:A.数+动,B.动+数,C.动+数+动量,D.数+动量+动。这四种结构形式,基本概括了汉语动量词的历史发展过程。下面分别论述之。

(1)「数+动」结构(A)。

A式结构,是上古汉语里动量结构中最为常见的形式,甲骨文里已见其端。如:

①叀五鼓,上帝若王……又。(《甲》,1164)

②癸酉卜,殼贞:旬亡祸?王二曰:匄。(《菁》,1)

例①, 「五鼓」,即五次击鼓以祭。「若」,顺,用为动词。「帝若王」,甲骨文中习见,如「辛丑卜,殻贞:帝若王」(《合》,323)。例②, 「二曰」,即两次申说。「二」或释「再」,亦可。「匄」,同「丐」,当读如「害」(暂从《甲骨文字典》说解,见该书第1388页)。

A式结构在上古汉语里是处于绝对优势的,这应视为汉语动量词发展的第一阶段。殷国光、南北曾就《论语》等传世文献十三种和《睡虎地秦墓竹简》等秦汉简帛文献十一种作过统计,数据显示前者「数+V」计877次,后者「数+V」计379次,足以显示A式结构的语言优势。如:

①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左传·成公二年》)

②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孟子·公孙丑上》)

③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庄子·养生主》)

④卫嗣君闻之,使人请以五十金买之,五反而魏王不予,乃以左氏易之。(《韩非子·内储说上》)

⑤蔽惑不能审,则微子十去,比干五剖,未足痛也。(《论衡·累害》)

到了中古汉语,A式结构仍继续使用,但已不是动量结构的主要形式了。如: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②(严生)因间请蕲其术者,十反而十不告。(《列子·黄帝》,卷二)

③平悲号哽咽,三呼女名。(《搜神记》,卷十五)

④民有罪,使礼佛,动至数千拜。(《宋书·张畅传》)

⑤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世说新语·任诞》)

⑥(韭)一岁之中,不过五剪。(《齐民要术·种韭》,卷三)

(2)「动+数」结构(B)。

B式结构在上古汉语里不太常见。B式结构是A式结构的发展,也是C式结构产生的条件。如:

①魏犫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②寇傅攻前池外廉,城上当队鼓三,举一帜。(《墨子·旗帜》)

③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史记·田叔列传》)

④师曹又怒公之尝笞三百,乃歌之,欲以怒孙文子,报卫献公。(《史记·卫康世家》)

这种B式结构,有时动词后面还可带上宾语,动量词就要置于宾语之后。如:

①公怒,鞭师曹三百。(《左传·襄公十四年》)

②参怒,而笞窋二百。(《史记·曹相国世家》)

③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史记·伍子胥列传》)

上述用法,在中古、近古汉语都得到继承,但B式结构仍不占主流。如:

①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②阜怒,杖吏一百。(《三国志·魏书·杨阜传》)③典笔吏取笔不如意,鞭五十。(《宋书·赵伦之传》)

④以杖捶(王)华数十,众乃不疑,由此得免。(《宋书·王华传》)

⑤鞭梁大使一百。(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采石战胜录》,卷二四二)

⑥这两个贼无礼,打九十。(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

汉语动量结构之所以由A式转为B式,其原因即在于句法结构的异化作用。异化的本质是同中求异。古代数词状语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是多种多样的,而表示动量只是其中的用法之一而已。如:

①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左传·定公十三年》)

②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三徙成国。(《管子·治国》)

③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韩非子·有度》)

④一奏之,有云从西北起;再奏之,风至,大雨随之。(《论衡·纪妖》)

例①—④, 「三」「一」「二」「三」「四」「一」「再」等,这些数词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不同的。例①, 「三」,多次,表次数,表动量。例②④,「一」「二」「三」「一」「再」,表次第。例③, 「四」表方位。这说明数词作状语承载着太多的功能,易混乱,不利于表达。因此,把数词移位于动词之后专表动量,借助结构异化作用,使语法意义的表达更加明晰。

(3)「动+数+动量」结构(C)。

C式结构的产生,是汉语动量词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一般都承认动量词产生于汉代。向熹说:「汉语动量词开始产生于汉代,『遍、出、过、合、通、下』都已见于汉代文献。」这一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史记》《汉书》等汉代文献中所见到的动量词,已不是个别用例。如:

①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②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史记·项羽本纪》)

③于是沛公乃夜引军从他道还,偃旗帜,迟明,围宛城三帀。(《汉书·高帝纪上》)

④九月甲申,莽立载行视,亲举筑三下。(《汉书·王莽传下》)

⑤孟尝君将西入秦,宾客谏之百通,则不听也。(汉·刘向:《说苑·正谏》)

汉语动量词和名量词相比,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大约从中古汉语开始,动量词才处于真正的发展期。刘世儒在《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一书中提到的动量词也仅有22个。其中「专用的动量词」17个:过、番、遍、回、通、阵、下、次、周、匝、返、合、壮、转、拜、出、度;「借用的动量词」5个:声、拳、口、杵、槌。向熹在《简明汉语史》(修订本,下册)中提到的中古汉语动量词也是22个:遍(徧)、场、出、重、次、度、顿、发、番、返(反)、过、合、回(迴)、觉、通、下、巡、匝(帀)、遭、阵、周、转。

汉语C式动量结构,中古时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甲、及物动词+数词+动量词。如:

①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于一面立。(《维摩诘经·菩萨行》,卷下)

②(宜兴)少年时,为劫不须伴,郡讨逐围绕数十重,终莫能擒。(《宋书·黄回传》)

③于木槽中下水,脚踏十遍,净淘,水清乃止。(《齐民要术·种红蓝花》,卷五)

④治牛疥方:煮乌豆汁,热洗五度,即差耳。(《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卷六)

⑤蜜两分,脂一分,和,内蒲萄中,煮四五沸,漉出,阴干便成矣。(《齐民要术·种桃柰》,卷四)

⑥妆将《法华经》来,对吾读一遍,吾闻即知。(唐·法海:《六祖坛经》)

⑦我缘帝释请我说法,今朝我将汝看天宫去,共看一场,即便归来。(变文《难陁出家缘起》)

⑧同饮数巡,歌吹滨(缤)纷。(变文《叶净能诗》)

⑨树神奉敕,便于西坡之上,长叩三声。(变文《庐山远公话》)

⑩隐峰接得锹子,向师刬一下。(《祖堂集》,卷四)

乙、及物动词+宾语+数词+动量词。

乙式应视为甲式的发展。及物动词带上宾语是重要变化。这样,可使数词和动量词结合得更紧,变成一个语法单位,有利于D式结构的产生。如:

①(来丹)遇黑卯之子于门,击之三下,如投虚。(《列子·汤问》)

②农呼妻相出于庭,叩头三下。(《搜神记》,卷十一)

③初,玄谟始将见杀,梦人告曰:「诵《观音经》千遍,则免。」(《宋书·王玄谟传》)

④大师起把,打神会三下。(唐·法海:《六祖坛经》)

⑤曾在此山修行,巡五台五十遍。(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

⑥皇帝惊忙,柱数看之。(变文《叶净能诗》)

⑦皇帝览表,展在玉案,赞之一遍。(变文《叶净能诗》)

⑧(目连)仏(佛)三匝,却坐一面,瞻仰尊颜,目不暂舍(麯)。(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⑨长庆便弹指一声。(《祖堂集》,卷十八)

⑩师接得棒子,则便抱倒大愚,乃就其背,殴之数拳。(《祖堂集》,卷十九)

丙、不及物动词+数词+动量词。

丙式在中古汉语里没有太大的发展,使用频率也不高。如:

①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

②十娘输筹,则共下官卧一宿。(唐·张[插图]:《游仙窟》)

③(目连)见无数罪人,脱衣挂在树上,大哭数声。(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④师有一日法堂上坐,忽然喝一声,侍者惊讶。(《祖堂集》,卷十六)

⑤蚁子在水中,转两三帀,困了浮在中心,死活不定。(《祖堂集》,卷三)

到了近古汉语,汉语C式动量结构有了极大的发展,可以说是动量词发展的成熟期。这一时期,C式动量结构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甲、及物动词+数词+动量词。如:

①此誓书元在阙下,为使人陈乞,已换了两次。(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五)

②猴行者即将金镮杖向盘石上敲三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③请我师入寺内巡赏一回。(《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④今见看《诗》,不从头看一过。(《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⑤将酒来,我与两个兄弟开怀饮一场。(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楔子)

⑥都头道:「是我欺负他了,被打了一棒。」(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⑦(伯颜帖木儿)当时把乃公面上搥了两拳。(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⑧也打了三四柱杖。(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⑨众人见婆娘不言不语,一齐掀箱倾笼,搜寻了一回。(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⑩咱们下一局赌输赢如何?(《朴通事》)

乙、及物动词+宾语+数词+动量词。如:

①如此三度,今分析更取问萧琳雅一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②行者大叫天王一声,溪水断流,洪浪干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③主人噀水一口,驴子便成行者。(《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④才㨔(撼)金铃一下,即时斋馔而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

⑤它(他)打我一拳,被我闪过。(《张协状元》,第八出)

⑥是谁叫门了一声?(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

⑦我与哥哥好意做生日去,打了我一顿。(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

⑧咱便欲过潞州探我娘娘一番。(《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⑨皇甫殿直掿得拳头没缝,去顶门上屑那厮一㩧。(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丙、及物动词+数词+动量词+宾语。

丙式当是乙式的变式。这种格式,中古汉语后期已开其端,盛行时当在近古汉语。如:

①皇帝专心求长生不死之术,忽闻大内打四下鼓,更漏分明。(变文《叶净能诗》)

②元来却是务中昨日要酒吃,(我曾)与了一顿死拳踢。(《刘知远诸宫调》,第一)

③郭威脱了衣服,令军人将他脊背上打了三十下背花。(《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④我乃使棒部署,你敢和我使一合棒?(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⑤郭排军吃他相问得无言可答,只道得一声得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⑥你道事有凑巧,物有故然,就那岭上,云生东北,雾长西南,下一阵大雨。(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丁、不及物动词+数词+动量词。

丁式主要发生在近古汉语里。如:

①酒六行,起谢恩毕,展状与益戒相别。(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②汝诸人尽被声色所转,何不鼓声未动,来法堂前行一两遭。(宋·虚堂和尚:《虚堂和尚语录》)

③安卿更须出来行一遭。(《朱子语类·训门人》)

④是他常舅带郭威去坟头拜墓了,恸哭一顿。(《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⑤我引你去门前闲耍一回何如?(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一折)

⑥这夏店我曾走了一两遭,都忘了,那里记得?(《老乞大》)

前面说过,汉语动量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动词,这是主要的;一是来自名词,这是次要的。

名词用为动量词,实际上中古汉语时已经开始了,但用得不多。如:

①追(田)豫到马城,围之十重。(《三国志·魏书·田豫传》)

②取麻子三升,捣千余杵,煮为羹,以盐一升着中,和以糠三斛,饲豕即肥也。(《齐民要术·养猪》注,卷六)

③天子怒,打脊二十棒。(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④自从挥剑事高皇,大战曾经数十场。(变文《汉将王陵变》)

⑤夜而大笑一声。(《祖堂集》,卷四)

名词用为动量词,主要是在近古汉语,这是汉语动量词的一个重要发展。如:

①要与沩山掀出五脏心肝法战一场。(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②妇人闻语,张口大叫一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③这个打一拳,这个也打一拳;这个踢一脚,这个也踢一脚。(《张协状元》,第四十八出)

④亲身与斟醁醑,却争敢离一步?(《刘知远诸宫调》,第一)

⑤忽然见兄弟持刀刃,连叫两三声。(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九出)

⑥那裴约一直赶来,被郭威勒回马射了一箭。(《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⑦捉这汉,等我取过军令状来,如今凯(剴)了一刀。(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⑧太监在爷爷毡帐内歇了一夜。(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⑨媳妇,我哭了这一场,不觉困倦了也。(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三折)

⑩你好房子里不教我宿时,则这门前车房里教我宿一夜如何?(《老乞大》)

(4)「数+动量+动」结构(D)。

D式动量结构主要是使用在中古汉语里。D式结构是C式结构的发展。到近古汉语里,D式结构虽然继承下来,但使用频率仍然不是很高。D式动量结构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甲、数词+动量词+及物动词+宾语。如:

①(头)不得安,两三度堕地。(《搜神记》,卷十二)

②尝一过大输物,戏屈,无因得反。(《世说新语·任诞》)

③细擘饭破,勿令有块子,一顿下酿,更不再投。(《齐民要术·作酢法》,卷八)

④主人三遍读文,各再拜。(《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卷七)

⑤白骨万回登釼(剑)树,红颜百过上刀林。(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⑥我到他家中,尽见妻妾,数巡劝酒,对座同娱。(变文《丑女缘起》)

⑦不然彼己无益,只是一场闲说话尔,济得甚事?(《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乙、数词+动量词+及物动词+〇。

乙式应视为甲式的简化,宾语省而不用。如:

①蓝地欲得良,三遍细耕。(《齐民要术·种蓝》,卷五)

②(干酪)一团则得五遍煮,不破。(《齐民要术·养羊》,卷六)

③凡四五度翻,内外均暖。(《齐民要术·作豉法》,卷八)

④今既六遍造,六遍皆摧裂,的应不称大圣之心。(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丙、数词+动量词+不及物动词。如:

①能令公子百回生,巧使王孙千遍死。(唐·张鷟:《游仙窟》)

②各(搁)盏待君下次勾,见了抽身便却回。(变文《难陁出家缘起》)

③(杨妃)启言圣人:「但臣妾一遍梳装,须饮此酒一盏,一要软发,二要贮(驻)颜。」(变文《韩擒虎话本》)

④不用一日三度五度上来。(《祖堂集》,卷十)

在近古汉语里,D式动量结构没有太大的发展。其格式也有三种:

甲、数词+动量词+及物动词+宾语。如:

①又于四月二十七日及二十九日两次移牒雄州,催促国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三)

②行者答曰:「九度见黄河清。」(《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③三年一度选英贤,论学业非浅。(《张协状元》,第二十五出)

④几番回首,几度忘魂。(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七出)

⑤我几遍在你茶坊里吃茶,都不见你。(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乙、数词+动量词+及物动词+〇。

乙式当是甲式的简化形式,宾语是略而不用。如:

①和尚一二度不许,第三度方始得许,院主便欢喜,先报大众。(《祖堂集》,卷四)

②学问亦如此,若一番理会不了,又作一番理会,终不济事。(《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③(杨官人)道:「都头一合使,是两合使?」(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④这衚衕窄,牵着马多时过不去,咱们做两遭儿牵。(《老乞大》)

丙、数词+动量词+不及物动词。如:

①然贵朝每一番来,一事未了,又生一事。(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五)

②一年有十二个月,每月一度团圆,其余尽是缺。(宋·虚堂和尚:《虚堂和尚语录》)

③一声大叫如雷作,把村黑丑㰸(脸)变却。(《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二)

④净(静)鞭三下响,文武两班齐。(《宣和遗事》)

⑤一巡茶罢,徽宗遂问周秀道:「这对门谁氏之家?帘儿下佳人姓甚名谁?」(《宣和遗事》)

⑥一个短剑下一身亡,一个静鞭三下响。(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

在诸家著作中,均较少触及D式动量结构问题。纵观汉语动量结构的ABCD四种形式,既然承认B式结构是对A式结构的发展,是A式结构异化作用(同中求异)的结果;那么,也得承认D式结构是对C式结构的发展,但D式结构的产生却可能是受数量结构D式同化作用(异中求同)的结果。

同名量词一样,动量词也存在叠用问题。古代动量词叠用不如名量词叠用那样普遍。汉语动量词叠用大约始自唐代,而普遍应用是在近古汉语时期。动量词叠用后,功能上多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次数的频繁发生。如:

①一飞直欲飞上天,回回不离旧栖处。(唐·王建:《乌夜啼》)

②此步步生莲花也。(《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传》)

③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唐·李商隐:《南朝》)

④道士被劝校多,巡巡不阙。(变文《叶净能诗》)

⑤番番从高来,一一投涧坑。(宋·苏轼:《新滩》)

⑥悟空,你这猢狲,番番害我!(《西游记》,第九十四回)

例④, 「校多」,极多,本《敦煌变文校注》。汉语动量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近古汉语时期。有的学者将近古汉语的动量词分为四类,即所谓的「通用动量词」「自主动量词」「借助动量词」和「情态动量词」。这四类动量词,除「自主动量词」中的「同形动量词」外,理论上似乎都存在动量词叠用的可能,但《宋元明清动量词研究》一书中却没有提到,是这部作品中的一个小小的缺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