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汗部

更新时间:2023-02-10 19:55

车臣汗部(西里尔蒙古文:Сэцэн хан),一作格根车臣汗部,又称喀尔喀东路、克鲁伦巴尔和屯盟,简称车盟,是清朝、民国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四部之一。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置。1923年10月,蒙古人民党政府将其改为“杭肯特乌拉省”。其地大致相当于今蒙古国东方省肯特省戈壁苏木贝尔省苏赫巴托尔省北部和东部,以及东戈壁省的大部分地区。

历史背景

中国明朝末年,成吉思汗十九世孙硕垒克鲁伦河一带自立为汗,称“车臣汗”,与土谢图汗衮布、扎萨克图汗素巴第并称为喀尔喀蒙古三大汗。其辖地东至额尔古纳河,南界察哈尔汗,西界土谢图汗,北界布里亚特,与俄罗斯素有交往。

立国之初,车臣汗臣服于察哈尔林丹汗。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军队击败林丹汗,车臣汗硕垒转而向后金纳贡。崇德元年(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的皇太极指责车臣汗与明朝进行贸易,车臣汗被迫与明朝断绝关系。顺治三年(1646年),硕垒诱使苏尼特部蒙古背叛清朝,遣军三万帮助其抵抗清军,但是被清军打败,不得不恢复向清朝纳贡。顺治十二年(1655年),硕垒死,其子巴布继汗位。同年,清朝将喀尔喀蒙古分为左右共八个扎萨克,任命车臣汗领左翼扎萨克之一。

关于硕垒逝世的时间学界还有另一种说法。在1650年谢苗诺夫带领的俄国使团访问车臣汗领地时,使团就得到了车臣汗硕垒已死的消息。之后一段时间内硕垒的遗孀阿海哈屯(俄国文献中亦记载为“太喀”)监管汗部直到新汗开始掌权。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准噶尔部噶尔丹攻略喀尔喀诸部,车臣汗不能抵御,乌默客汗被迫举族南迁,依附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朝取消车臣汗的独立地位,改称其为“车臣汗部”,次年划其原所辖地为喀尔喀东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噶尔丹被清军击溃,车臣汗部奉命回到克鲁伦河一带放牧。此后,车臣汗部协助清朝政府对准噶尔汗国进行了多次战争,屡立战功。乾隆中期,车臣汗部共编有23个旗,于巴尔屯成立一个盟。

1911年,哲布尊丹巴在俄国支持下宣布独立,车臣汗首领阿尔塔什达、车林多尔济等人均加入,所属地成为独立后的外蒙古之一部分。

沿革

明代末年,元太祖十八世孙谟啰贝玛游牧于克鲁伦河一带。其子硕垒自称车臣汗,与土谢图汗衮布、札萨克图汗素巴第并称“三汗”。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硕垒遣使入贡。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极命其献“九白”之贡。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进攻喀尔喀三路。时车臣汗诺尔布及其长子伊勒登阿喇布坦相继去世,其孙乌默客年幼,纳木扎勒台吉携乌默客及十万余户部众内附,被安置于乌珠穆沁地界(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一带)。康熙三十年(1691年),置车臣汗部。次年,定车臣汗部为“喀尔喀东路”,编为十二旗: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乌默客从康熙皇帝噶尔丹。三十六年,车臣汗部返回克鲁伦河游牧。乾隆二十年(1755年),车臣汗部增至二十三旗,至清末不改:

其地东至额尔德尼陀罗海与黑龙江呼伦贝尔为邻,西至察罕齐老图与土谢图汗部为邻,南至塔尔衮柴达木,北至温都尔罕与俄罗斯接壤。该部会盟于克鲁伦河巴拉斯城,,称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中华民国时仍沿袭清代所置二十三旗。民国初年,原属清朝内务府上驷院管辖的察哈尔特别区达里冈厓牧场外蒙古并入车臣汗部。1928年,国民政府设置蒙古地方,将车臣汗部划为克鲁伦巴尔和屯盟。直至1946年,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在法理上仍为中华民国领土,之后才随着国民政府对独立的承认而放弃。

职官

每旗设札萨克协理台吉、管旗章京、副章京各一人。诸旗共设佐领四十人。每六佐领设参领一人,每佐领设骁骑校一人。

封爵

车臣汗一人,附辅国公一人,札萨克和硕亲王一人,札萨克多罗郡王一人,附多罗贝勒一人,札萨克多罗贝勒一人,札萨克固山贝子二人,札萨克镇国公一人,札萨克辅国公二人,公品级札萨克一等台吉一人,札萨克一等台吉十三人,附镇国公一人。

历代车臣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